每年3月的第四个周六是世界子宫内膜异位症日,同时3月也被定为“国际内异症认知月”。内异症又被称为 “不死的癌症”,据统计,全球约有1.9亿女性受其困扰,其中76%为25-45岁的育龄女性。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妇科疾病,指子宫内膜组织跑到子宫外部如卵巢、盆腔或其他身体部位生长,并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和增殖,导致疼痛、盆腔包块、不孕等问题。由于症状隐匿、诊断复杂,加上认知有限,许多人误认为是“正常的生理性痛经”,从而延迟诊断治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许泓表示:“对青春期的痛经我们做了一些研究。发现凡是有原发性痛经,来月经就疼的人。今后大概有50%以上的人,在后面的育龄期会慢慢发展成内异症。我们早诊断早治疗,对它影响生育的可能性就越小。”
据悉,这种疾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且往往伴随患者终身。当前治疗目的主要围绕减灭和消除病灶、减轻和消除疼痛、改善和促进生育以及减少和避免复发。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可供选择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避孕药、孕激素、GnRH激动剂及中药等,其中也涵盖了国内外权威内异症指南共识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地诺孕素”。
针对内异症的治疗,专家呼吁,要保证长期规范的用药管理,避免自行停药导致复发。
编辑: | 斯雯 |
责编: | 姚乐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