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新时代以来的首次全国教育大会召开;2024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又一次召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目前,上海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数34.1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数24.35万人,培养了中小学正高级教师900余名、特级教师600余名、特级校长300余名,他们如何推动立德树人,弘扬教育家精神?
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科学老师王频,带着孩子们做了30年的科学实验,近年来,这位资深老教师,一直和青年教师们共同探索,把最新的数字化手段,融入到各种跨学科的实验教学中去。美术学科教师、大队辅导员宋立芸介绍:“比如在探索宇宙飞船的项目当中,就结合了美术学科的纸工技法,以及科学学科当中宇宙飞船的知识。”而科学学科教师王频也称:“向年轻老师学习多媒体教学,获得一些新的技术来支撑我的课堂,学校30、40、50各个年龄段的老师各自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学校设计了一套教师梯队培养方案,通过师徒结对、双班主任等方式,发挥各个年龄段老师的特长,让青年教师与资深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同时,学校也提供平台和资源,满足老师们的多样化进修需求。黄浦区淮海中路小学班主任、音乐教师焦锋称:“自从我们和卢湾一中心两校融合,一加一之后,例如有很多教研组的共同教研,看到很多新颖的教学的方法。”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科研室主任、心理教师余珏则表示:“像我又学了心理、科研,这两项工作全都是在工作以后开始学习,慢慢深入去研究的。”
强化师资力量的培养,提升教师能力与水平,正是上海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一环。上海推动207所初中提质办学,每一所“强校工程”实验校都有1名市级名校长、2名名师,超过5%的教师进入“种子计划”。得益于此,一度在区内“触底”的颛桥中学,在成为“强校工程”实验校后成功“翻盘”。
“学校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对口小学的生源也大幅回流,不断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把学校办成老百姓更加认可的‘家门口的好学校’。在颛桥中学校长李卫军看来,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有其背后的育人价值,这片草坪即将改造完成,今年将被赋予新的功能。”我们即将把这块区域打造成一个气象广场,74年开始,我们就和周边的几个乡播报补充的天气预报,根据农时、节令、现在强调科学教育,想要挖掘这样一个传统文化资源,把颛桥中学文脉中的科学教育的基因发扬光大。“
而在职业教育领域,上海则在加快推进产教融合。目前,上海每年培养1.9万名学生成为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每年提供100万人次技术技能人才鉴定和培训,让学生从“走出校园”到“走进企业”无缝衔接。“和临港新片区的许多集成电路企业一起联合开展了驻企联合培养的模式,通过培养掌握国有自主可控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集群提供了很好的人才支撑。”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兰小云介绍。
而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沪上各高校的教师也致力于打造 宽松且积极的学术生态,来让年轻人心无旁骛探索前沿科学问题。上海始终勇当全国教育改革探路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院长赵东元指出:“我们交叉各个领域,选题和选人并重,我是觉得创造一个环境、一个好的制度规范去影响或者是引导这些科技人员去创新,这非常之重要。”
此外,上海大中小学也始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开门办思政课”,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和学科德育改革。上海开放大学党委书记闵辉表示:“上海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比如上海率先提出课程思政的理念,并进行实践,为全国的思政工作提供了上海智慧和上海方案。”
编辑: | 尤颖慧 |
视频编辑: | 王岑峰 |
摄像: | 林羡德 |
责编: | 李吟涛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