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一直在随势而变。看得到的,是新世界城、上海世茂广场、TX479等购物中心相继转型升级、焕然一新;看不见的,是“新基建”动态更新,半条南京路上的品牌都上“云”了,5G网络铺进了商场,直播带货成了品牌营销的新方法……它正是上海“在线新经济”活力不断迸发的一道缩影。
疫情防控时期,上海“在线新经济”企业爆发出澎湃能量。在创新突破中,上海“在线方阵”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中,又显示出强大的经济新动能。
4月13日,《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发布,聚焦12个重点领域,提出花3年时间,将上海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在线新经济发展新高地。
高屋建瓴:强化政策供给,下好“先手棋”
促进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海在发展“在线新经济”方面强化政策供给,下好“先手棋”。4个“100+”行动目标,12个重点发展领域,绘就一张清晰的发展蓝图。
《行动方案》的快速出炉,背后是上海审时度势的洞察力和强大果断的决策力。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坦言,防疫期间,企业市民对于“在线新经济”的感受度很深,在线办事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在线服务加速监管制度创新、在线技术重塑产业发展格局、在线新业态焕发企业发展活力,“上海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产业门类齐全、各类应用场景丰富,具备新经济新业态率先萌发和成长的先天条件,只要采取包容鼓励的态度,一定有助于新经济的加速发展”。
越是经济发展关键时刻,越要强化政策供给,发挥牵引撬动作用,推动经济快速回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迅速出台的《行动方案》是一场“及时雨”,是结合当下实际情况的精准施策。在这场疫情中,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技术跨界深度融合,依图科技开发了基于CT影像的“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商汤科技将AI算法用于巨哥电子热像测温仪,成了在线医疗的好帮手……商汤智慧城市综合业务事业群副总裁张果琲表示,上海此时推出《行动方案》,让企业心里更踏实了,“我们更有信心与合作伙伴打造更多丰富的AI智能化解决方案,一同按下生产快进键”。
《行动方案》不仅着眼当下,更放眼长远。无论是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远程办公,还是在线文旅、生鲜零售电商、无接触配送,这12个重点领域不仅是满足生产生活升级需求和技术场景赋能产业转型的发力点,更是作为强化科创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结合点,对于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拉动消费新需求、营造产业发展新生态,都将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着眼当下: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释放经济能量
2月10日,上海开启“复工模式”,仅用不到10天时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就从40.2%跃升至72.6%,平均每天提高4.1个百分点。上汽通用金桥工厂的无人车间里,100%焊接自动化可保障无人生产线始终“不掉线”,类似该水平的工厂在全世界不超过5家;宝钢股份上海宝山基地的冷轧热镀锌车间,两条生产线运行有序,因为高度自动化,关上灯也能运转自如……无人化、智能化、网络化成了工业企业迅速复工的关键词。
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在汽车、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已建成国家级智能工厂14家、市级智能工厂80家,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500余家。得益于多年的技术积累,防疫期间,上海智能制造有了很大的用武之地,以机器代替人工,以数据代替跑腿,“无人生产”在保障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让经济快速走上正轨。
“互联网+”为疫情下的经济社会罩上了一层抵御外界侵袭的铠甲,不仅缓解了经济增长压力,也默默守护着我们的生活。无法出门的消费者,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在线购买鲜活的河海鲜和新鲜的蔬菜。与去年春节相比,叮咚买菜今年同期的平均日活增幅为213.5%,新增用户增幅达291.42%,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透露,今年一季度,上海生鲜电商平台交易额达到88亿元,同比增长167%,订单量增长80%,极大保障了“菜篮子”供应。
战“疫”中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生活安定保驾护航的新技术、新模式,也为“在线新经济”发展积蓄了能量。优刻得推出基于RTC技术、支持万人直播的一站式实时音视频解决方案URTC,打开远程办公的新场景;上海电气用时7天完成平面医用口罩全自动一体机的研发,10天完成首批10台设备的生产,专业的自动化设备制造能力和新工艺开发、个性化定制优势再次得到认可。
立足长远:壮大新兴产业,发掘新增长点
“无中生有”——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刘平用这个词来描述沪上一批“在线新经济”企业的“新”,“诸如远程办公、无接触配送等领域,在疫情发生前规模很小,甚至基本没有,但疫情催生了一批新企业诞生发展”。
疫情发生后,无接触配送的需求一夜爆发,智能取餐柜就是美团从无到有的产品。美团智能取餐柜项目上海负责人严奕骏表示,这套紧急研发的智能取餐柜将保温、消毒等技术集于一体,目前已在上海日航饭店、瑞金医院等处落地,还将进一步覆盖医院、商务楼宇和小区等人流密集场所。
事实上,扫描上海“在线新经济”行业头部企业,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新”,敢于创,敢于拼,敢于书写上海发展的新传奇。
新电商企业拼多多,成立短短四年就已是“大象起舞”,推动农货上行,推进“新消费”与“新制造”联动;“Z世代”的聚集地哔哩哔哩,以“二次元”起家,开创了弹幕等在线交互新方式,如今月均活跃用户达1.3亿,移动端月均活跃用达1.16亿;小红书开创了“种草经济”新模式,成为消费者回归线下“拔草”,推动实体经济回暖的助推器……这批在黄浦江畔蓬勃兴起的新生代企业,通过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瞄准和发掘经济新增长点,做足新增量的文章,为上海打造在线新经济发展新高地输入了“新鲜血液”。
艾媒咨询刚刚发布的2020中国“新经济企业TOP100”榜单显示,来自上海的企业数量达到20家,占比达五分之一,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人工智能、电商零售、新型移动出行等新兴领域,与上海“在线新经济”的发展脉络相吻合,是加快培育壮大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监管创新:用更好营商环境扩大创新创业生态
“在线新经济”加速发展,产业“新星”快速崛起,离不开城市共鸣,更需要优良营商环境的支撑。《行动方案》为上海加快“在线新经济”发展规划好了“航线”,而真正落地执行,却需要金牌“店小二”的靠前服务和体制机制突破。
疫情防控期间,不少突破性政策已开始奏效。2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冠肺炎防控的通知》,上海在刺激性政策上适度加力,随即发布《上海市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互联网医院火速上线,目前已陆续推出11家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累计开展诊疗服务1.4万人次,开具处方4300余张。同样是在线医疗领域,得益于智能医疗设备加快“松绑”,联影研发的“智能天眼CT”产品下线后,第一时间即应用于抗击疫情第一线。
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上海正在探索扩大免罚清单等容错监管方式。市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陶爱莲告诉记者,上海已落实“免罚清单”,对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案件,不予处罚,尤其对一些“无心之过”,采取容错机制,尽量为企业减轻负担。
此外,一批“新基建”也将为“在线新经济”的发展夯实地基。吴金城表示,上海将强化“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市企业服务云”“市投资促进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能力,推动硬件设施共建共用。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