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面、压面、加汤……不到两分钟,一碗的热气腾腾的面条,已经出锅。
接过面条、自主选料,再由机器视觉识别、扫码结算。对于都市上班族、34岁的公司职员张韵啸来说,工作日的午间,吃上一碗机器人烹煮的面条,既可口、又便捷。
“每次吃面,口味相对比较统一,不会太咸太淡。自助点单结算,也不用等太长时间”,张韵啸说。
实际上,除了煮面,借助AI大脑,机器人还能做出红烧狮子头、葱烧大排等五花八门、近1000道菜品,并根据食客们的喜好,适时调整菜品的口味。
通过智能化和标准化运营,降低人工成本,在AI食堂,三菜一汤,平均价格在17到18元。
打着“好吃不贵”的招牌,开张四个多月来,食堂人气满满,每天要迎来三四百位客人,十多张餐桌不断翻台。除了在周边工作的白领群体,AI食堂还吸引了生活在附近的白发一族。
“一块大排、一块照烧鸡、一个南瓜、一个粉丝肉皮,23块5,人均8块还不到,还有一碗饭,应该可以了,再好怎么好”,附近居民余老伯告诉记者。
根据计划,明年年底前,还将有30多家“AI食堂”,在上海的社区、商场等区域陆续开张。其中,还包括了更加智慧的“AI食堂2.0版”,将引入“机器人打菜”、“自动打包线”,以及智能食谱推荐等智慧应用。
对于白领陈逸杰来说,每天下班回家,抢车位是头等难事,驶入小区,往往绕两圈,还是找不到车位;而打开“智慧停车”小程序,就能发现临近道路上的停车位,赶紧跟着导航开过去,迅速停好。
陈逸杰所在的控江路街道辖区,共有60个住宅小区,其中六成 为老旧小区,停车难曾一度困扰着居民们。
为缓解停车难,控江路街道与中电科数智科技合作设计了一套智慧停车系统,让数据多跑路,让居民少兜圈。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已完成辖区内25个小区、13个场库、8条路侧、3个园区的停车数据接入。
如今,轻触指尖,找车位已不再成为烦心事,“这样也减少了邻居之间为了抢车位吵起来,就不太会有矛盾”,陈逸杰说。
按照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工作安排,上海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重点推进11项数字生活标杆应用,覆盖了“衣食住行”等一批百姓日常。目前,已在医疗、交通、教育、养老等领域全面推开,并将持续向纵深推进。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金普庆 沈春琛)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