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魔都人要被“垃圾分类”给逼疯了。
出门扔个垃圾,小区里就会有一群大爷大妈围上来问你:“侬额拉西分干沙了伐?”(你的垃圾分干湿了吗?)
这还不算啥,被各种分类整蒙了的上海人,正致力于开发各种“粗暴版”垃圾分类顺口溜:
猪可以吃的是湿垃圾
猪都不要吃的是干垃圾
猪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
卖了可以买猪的是可回收垃圾
......
更折磨人的,不仅分类详细,而且定时定点,一旦错过了时间,你连扔垃圾的资格都没有!
以后996上班族们就又有了一个请假的理由:“我要赶着回家扔垃圾!”
垃圾分类,痛苦?
被垃圾包围,才是痛苦!
以前有句最动人的告白是,“我养你”。
但对于上海人来说,现在这句话要改改了,应该叫“我帮你扔垃圾”。
看着魔都人民这样,或许会有人说了,既然这么难,为什么要分类?这么多年不都这样过来了?
那是因为被逼疯的上海人背后,是一场全中国人都输不起的战争。
以前的时候,饭都吃不饱,哪还有什么厨余垃圾;塑料制品太稀罕了;塑料袋也没那么猖獗......即使产生一定的垃圾,量也不大,埋了就好,大自然会帮我们搞定。
然而,再看看现在。
剩饭剩菜到处都是,塑料垃圾随处可见,大自然的分解速度远远跟不上人类生产垃圾的速度。
我们都知道,目前垃圾分类最为出名的国家就是日本,但其实,日本全民垃圾分类的普及,也不过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
原因何在?很简单——当时日本没有那么多土地能填埋垃圾了。
1993年到1998年的5年间,日本生活垃圾的数量不断高涨,可垃圾堆填区却不见增大,能使用的年数不足8年。
而且当时未经适当处理的垃圾,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以及令人恐慌的水俣病、痛痛病等一系列公害病。
吃过亏的日本人对污染的危害和代价心知肚明,什么环保意识,还不是被逼出来的。
没有人喜欢被恶臭的垃圾包围,但却没有人能够不制造垃圾。
中国人多,发展迅速,制造的垃圾自然也多。
我国每年产生固体废物约50亿吨,其中危险废物4000万吨,但70%左右的城市都选择了填埋的方式。
现在杭州一天的垃圾,3到4年就可以把西湖填满,从2007年到现在12年的时间里,杭州已经填埋了1700多万吨垃圾。
突然暴增的垃圾,使原本能用24年的填埋区,以2倍速提前堆满。
过多的垃圾已经挤压到了我们生活的土地,如果仅仅是挖个坑一股脑倒进去,那么当填埋区消耗殆尽的时候,无处可扔的垃圾,将会堆满我们的街道......
为什么,中国这么急?因为,实在是等不了了。
我们,被垃圾“绑架”了
2010年,导演王久良拍摄的《垃圾围城》震惊世界:
原来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场,土地、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更是触目惊心。
北京外环400多个垃圾场
这些大大小小的垃圾场,远离市中心,远离最繁华的地带,却掩盖不了北京已经被垃圾包围的事实。
在六环外的垃圾场边,羊群们啃食着运来的厨余垃圾;
附近的小朋友,也从那些绕不开的垃圾场里,翻找着“玩具”。
垃圾填满的几十米深的大坑、生活在“垃圾圈”中的人们、焚烧垃圾的滚滚浓烟、肆虐的蚊蝇和垃圾中觅食的牛羊群……
这样的状况,不只是北京,在许多快速发展的城市,都是众所周知的秘密。
挖坑、填埋、或是拉往远离市区的地方,这样的做法并没有使垃圾变少,甚至引发了更严重的污染。
为什么,中国这么急?因为,实在是等不了了。
扔出去的垃圾,最终会吃回来
有时候,我们买瓶饮料很容易,扔掉一个塑料瓶子也很容易,可要彻底降解掉它们却很难。
被随意抛弃的垃圾,从来不会消失,它们会一直存在。
一夜风暴之后,号称巴厘岛最美海岸的库塔海滩(Kuta Beach),被冲上岸的密密麻麻成吨的塑料垃圾所包围,远远望去根本望不到边,简直触目惊心。
巴厘岛表面风平浪静,海底却是垃圾翻涌,就像吞噬着垃圾的大自然,看似在默默容忍人类的一切,但只需要一个时机,它就会加倍奉还。
活在这个蓝色星球上,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仅2015年全球产生塑料制品就超过3亿吨,造成了近70亿吨塑料垃圾。
据预测,塑料生产在未来20年还将翻一番,到2050年将翻三番达到3. 18亿吨。
更可怕的是,目前全球各地对塑料垃圾的回收率极低,制造70亿吨垃圾,回收再利用的仅一成。
大多数都被丢到垃圾填埋地或是海里,每秒有3400个塑料瓶被丢弃,每年有800万吨流入海洋,由于难以降解,我们今天的海洋中有五万亿个塑料碎片,足以围绕地球超过400周。
那么这些塑料,最后都去了哪呢?
2018年6月,一头领航鲸在泰国南部海域搁浅,后来解剖发现,它的胃里有80多个塑料袋,重约8公斤,铺满了整个实验室。
2019年3月,菲律宾达沃市东海岸,人们在剖一只死亡柯氏喙鲸时,在它的胃里发现了80斤塑料垃圾;
2019年4月,一头8米长的抹香鲸,被冲上了岸,人们发现在她的胃里发现了44公斤塑料垃圾;
雨我无瓜?
与你有关,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
美国CNN曾做过一个调查:追踪8名志愿者的一周饮食,看他们是否食入过塑料微粒。
然而不幸的是:所有人的粪便中,平均每10克中就含有约20颗塑料微粒,种类多达9种,几乎覆盖了全部塑料类型。
人类制造出塑料,却没有找到彻底消灭它的办法,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的身体里。
这样的结果不禁令人深思。
如果我们还这样肆无忌惮下去,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被丢弃的垃圾,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回到生活中呢?
可能是吹来的风、喝到的水;
可能是以垃圾为食的猪牛羊生产的肉类奶制品;
也有可能是,被垃圾填埋场污染过的地下水浇灌过的蔬菜水果……
当人类还在为站在食物链最顶端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殊不知,链条的底端早已一片疮痍。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即使站在峰顶,也无法幸免。
为什么,中国这么急?因为,实在是等不了了。
这不是在分类,这是在自救
有分类,才能后续更好地无害化处理,才能更好地提高回收利用率,才能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减负。
道理谁都懂,可一个新理念的推行,注定会是一段漫长的路。
可艰难,不代表不可能。毕竟,谁想生活在垃圾之中?
日本“上胜町”,垃圾分类做到了极致变态的小镇,从最开始的举步维艰到现在的得心应手,用了15年的时间。
如今任谁来到这里,看到细致到“变态”的垃圾分类方式,都会感到震惊。
就拿“可回收垃圾”来说,他们能给你弄出四五十个小类,根本不存在不知道该往哪扔,就连一个矿泉水瓶,都要把瓶盖、贴纸、瓶身分开归类。
说到底,不存在素养高不高,经验多不多,只需要看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人,愿不愿意去探索去改变。
如果说从现在开始,孩子在幼儿园的开学第一课,就是垃圾的干湿分离;
如果说从现在开始,所有小区的垃圾桶也都分门别类地放好;
如果说从现在开始,分好类的垃圾不再一股脑倒回垃圾车里;
......
长此以往,我们又怎会担心垃圾分类无从开始又无疾而终?
对于中国人而言,垃圾分类这件事,只要想做,就没什么做不到。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生存环境珍爱有加,每个人都能一点一点坚持下来总有一天会看到大自然的巨大馈赠。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