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但仍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源。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于3月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指出,面对世界经济艰难的形势,各国必须同舟共济,不断扩大利益汇合点。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中国智慧”,两会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外媒聚焦2016年中国两会,对于两会议程及相关议题表示了特别关切。
境外主流媒体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充满信心,认为“唱衰中国经济论”已经触顶。《日经亚洲评论》报道称,中国两会召开在即,李克强总理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文章指出,中国政府可能将2016年的GDP增长目标设定在6.5%—7%之间,这一高位区间或许可以让低迷的全球市场松一口气。而《金融时报》强调,不能仅仅将关注的焦点放在GDP增长的数字上,值得注意的是,就庞大的中国经济总量,以绝对增量计算,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仍比10年前多。正如不久前中国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的表述,中国具有坚实稳定的基础,仍有充足的货币空间和工具应对经济下行风险。中国经济将在2016年两会释放积极信号,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
2016年中国GDP增长目标备受世界瞩目,然而,追根溯源,实现经济增长的具体措施是关键。外媒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的经济结构改革,对于两会的相关内容表示关切,其中,“十三五”规划是关键词。《爱尔兰独立报》特别提醒,中国政府将在两会上审批通过“十三五”规划纲要。韩国《前驱经济》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相关政策的出台将赋予2016年两会特别的意义。在具体内容方面,彭博社报道称,“十三五”规划纲要将包含关闭不盈利的国企、增强新能力、加大环境治理等。从“十三五”规划中可以看到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两会期间对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进一步开放市场的讨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2016年外媒关注中国的热词之一。韩国《先驱经济》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中国正式推进,将备受2016年两会参会者的关注。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将其列入两会重要看点之一并撰文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在于经济模式的转型,如何优化劳动力、资本和资源配置是生产活动中的关键。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由于制造业在供给侧起决定性作用,可以说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牵一发而动全球。“互联网+”、“中国制造2015”等议题在两会期间备受外媒关注。
实行法治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香港《文汇报》对于将要在全国两会上进行审议的慈善法草案做了详细分析。文章称,慈善法是一部不平凡的法律,并指出,“慈善法规范慈善组织和慈善服务,捋顺慈善服务的法律关系,很有亮点和特色”。在立法程序方面,慈善法曾两度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开门立法”,开启了依法治“善”的时代。
“对于中国观察者而言,接下来的两周是需要集中精力的两周”,《爱尔兰独立报》这样写道。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聚光灯下的中国正式进入“两会时间”。把握新机遇,推动新发展,“中国贡献”才不负众望。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