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至,全国的空气质量又开始频频告急。人们默默地收起了拍蓝天的手机,重新戴起了口罩。
11月30日到12月3日,四天里长三角地区几乎"全部沦陷"。28个城市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其中5城发布了天气污染的红色预警,还有23个城市发布的是橙色预警。而根据生态环境部每月发布的全国空气质量通报,2018年10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5.8%,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市10月优良天数比例为77.4%,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看起来恶化程度并不厉害,但已悄然打破了过去几年空气质量持续转好的趋势。
一面是今冬雾霾卷土重来。另一面,人们却发现不少环保指标却在"悄悄松绑"。
今年10月,长三角发布了《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原本要求"PM2.5平均浓度下降5%左右,重度以及以上污染的天数同比要减少5%左右",然后正式下发后,两个"5%"双双改为了"3%"。
同样是在10月,江苏出台相关规定:污染排放水平偏好,涉及重大民生保障,符合环境管理要求,排放达标,以及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在执行秋冬季错峰生产计划时,或者在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过程中,可申请停限产豁免资格。也就是说,重污染天气下,对企业生产实行管控时,长期环保达标、表现出色的企业将手握"免死金牌",无需限产停产。而按照《环保法》的规定,如果地方污染排放总量超标,必须实行限停产。这也是面临重污染天气时,各地的常规管控手段之一。目前江苏全省有200家企业获得这一豁免权。
经济和蓝天之间究竟该如何取舍?长三角如何才能天天天蓝?这一系列的疑问究竟该如何解答?
更多内容,请关注《中国长三角》栏目。
东方卫视 12月7日23:30,
上视新闻综合 12月8日22:35。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