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中国足协1月3日连续发布多条新政,涉及球队冠名、俱乐部异地迁移等多个方面。外界解读,这是中国足协对国内职业俱乐部的一次重大“松绑”。
这次新政,最受关注的是对球队冠名权的放开。新规明确,在坚持非企业化也就是中性名政策的前提下,允许俱乐部在接下来的5个赛季对所属球队冠名。球队冠名名称应规范为:俱乐部全称+所冠名称+队。
文件还规定,俱乐部所属球队不得接受俱乐部股东的字号、商号或品牌的冠名;不得接受博彩、烟草等赞助商的冠名;一支球队仅可接受一个主体的冠名;一个主体不可冠名不同俱乐部的球队。规定同时明确,冠名期限最低为一个赛季。
围绕着职业俱乐部的注册和股权转让方面,相关文件明确,有条件接受俱乐部异地迁移,但原则上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变更。同时,取消新升级俱乐部在升级一年内不得进行重要股权转让的限制;适度放宽对转让方、受让方的资格审查要求。
中国足协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政策调整主要是考虑到一些俱乐部的现实状况,使俱乐部获得更多的支持与资源,让俱乐部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中超球队的中性名政策自2021年执行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对于这次重新开放球队冠名,体育评论员姬宇阳指出,据统计1994年甲A联赛元年的12支球队,到现在只剩下4支球队还在,而眼下很多俱乐部也面临着生死存亡,因此,这次中性名政策更像是妥协。
足协新政,能够多大程度上改变中国职业足球现今低迷的状态,无疑是公众最关心的,1月中旬,新一届亚洲杯即将开幕,留给中国足球的时间,又不多了。
1月1日晚,中国男足在先进一球的情况下,最终被中国香港队以2:1逆转,这也是中国男足时隔39年再次负于香港队。
此前两天,中国男足刚刚在阿布扎比举行的另一场热身赛中,以0比2完败给阿曼队。时间再往前拨,去年10月份的杭州亚运会上,主场作战的中国男足止步八强,女足获得铜牌,差强人意的战绩背后,是中国足球与亚洲一流的差距被迅速拉开的残酷现实。
而放眼国内赛场,今年中超联赛在时隔3年后重回主客场制,场均上座率约2万人,球市不温不火。亮眼新人少,成绩两极分化,俱乐部欠薪等问题依然不能回避。可以说,在金元足球退潮后,经历了足坛反腐的冲击,中国足球接下来的复苏之路,注定漫长且艰难。
如何改变中国足球当下低迷的现状?姬宇阳称,足球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的向前推进。少一些“奇葩政策”,让足球回归本源,才能从根本上恢复中国足球的信心。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周雯飞)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