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上海闵行,兔年新春过后的首列“中欧班列-上海号”鸣笛发车。这列满载机械设备等货物的“钢铁驼队”,将从满洲里口岸出境,最终抵达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多个站点。
上海徐汇,中欧班列运营总部,主管姚煜炜正实时观察着列车动向。
进入2023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频次明显增加,较去年同比增长1.75倍;运载集装箱728标箱,同比增长1.8倍。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频频跌破1000点,较一年前下跌80%,运价跌至三年来低点,集装箱“一箱难求”日子已经过去。但另一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7万亿元,同比仅微增0.1%,增速大幅放缓,创去年新低。运费成本大幅回落,出口总量却创新低。
上海长宁的一家外贸公司,业务部经理何巍正和客户为最新一批订单“讨价还价”。
锱铢必较、毫厘必争,是何巍目前的常态。他向记者坦言,今年的外贸生意并不好做。
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持续放缓,成为中国外贸必须要面对严峻考验。当前外贸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过去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订单下降。
2022年,长三角进出口总值为15.07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35.8%,也创出了历史新高。然而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已经呈现出单月同比增速下滑的趋势。
“寒冬”逼近,长三角的外贸企业将面临哪些挑战,它们又会如何“求生”?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的纺织品规行业规模超3,00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2022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纺织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1%,涨势喜人,但值得注意的是,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涨幅也超过了20%,与我国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这让坐拥全国纺织品一半规模的长三角也感到了不少的压力。
江苏吴江,国内传统纺织出口基地。企业外贸负责人张沈城正和同事商讨后天带去欧洲出差的样品。
张沈城所在的企业主要生产服装面料。去年年底,他跟随江苏省组织的包机“出海”抢订单。短短一周,就收获了全年四分之一的外贸订单量。刚过完年,尝到了甜头的张沈城准备再自发去国外“拼一把”。
张沈城告诉记者,以往这个时候已经是他们的生产旺季,但今年他们的产线开机率只有七八成。
其实,疫情至今企业也想方设法寻找出路。转型内销,外贸占比从70%下降至一半。为适应国内市场标准,他们还投入近两千万元改造设备。然而当疫情防控态势趋稳,他们却碰到了内需不足,淡季开机率甚至不到一半,只能回头在外贸找寻出路。
内贸不给力,外贸重头来,纺织企业作为“出口大户”,正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认为,目前的形势对外贸企业来说有喜有忧。喜的是可以去开展正常的外贸活动,忧的是担心未来还有一些不确定性,其他国家的外贸竞争力在发生变化,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跟我们要抢订单,这个是一个新的形势。
在浙江嘉善这家生产隔膜泵的制造企业,国际事业部经理吴怡格刚从马来西亚参加展会回来,就忙着和客户联系样品单,争取拿下今年的第一个订单。
尽管在国内已是行业龙头,但内需接近饱和,同质竞争激烈,加之外贸比内贸高出一倍的产品利润,还是让企业决心走出去再试一试。
去年几个亿的销售额,外贸占比不到10%,吴怡格颇有不甘,但更头疼的是,三年时间过去,海外市场已是另一番模样。尽管售价仅为海外同行的三分之一,客户就是不买账。
事实上,吴怡格的担忧并非多余。疫情三年之中,东南亚的防疫政策紧随欧美逐步放开,去年中国出口增速放缓的同时,东南亚出口增速大幅提升,印尼出口同比增速超40%,越南超30%,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在20%左右。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的“制造业回流”也在抢占市场,订单之争日趋激烈。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认为,目前来看,外贸企业的阵痛期是3到5年,转型期可能是5到7年。如果转得好,在2030年,我国依然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价值链管理中心。如果转型得不好,那就是挑战。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骋 徐进 夏寅飞)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