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超大型城市,上海还有一个标签,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较深的城市。截至去年底,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568万,占比37.4%。
与此同时,上海聚焦养老服务“一张床”,全力打造养老服务体系的骨干支撑。截至去年底,全市建成养老机构超700家,床位超17万张,有效缓解“一床难求”的刚性需求。
今年,市政府继续将“新增4000张养老床位”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9月底,全年计划已经提前超额完成,新增床位4366张。其中,新增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186张。预计到2025年,上海养老床位总量将不少于17.8万张。
日前,上海市民政局等9部门联还合制定了有关“推进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的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养老护理员整体持证率达到90%等目标。
盘活机构床位资源,回应“原居安老”民生期盼;推进“老养残”群体照护试点,探索破除养老堵点;看懂上海本期关注,如何让“大城养老”更有温度?
沪上养老机构开放试住体验 更好回应老人和子女关切
近期,随着一些养老机构开放了试住体验,记者也得以“提前”感受了一把养老院里的生活。
在嘉定区的一家公办养老院,记者看到,养老院整体入住率有七成。私密性最好的“二人间”,每月床位费1200元,加上护理费共计不到4000元。
86岁的王秀琴,四个月前意外跌倒骨折,又因为身患各种基础疾病,不得不采取保守治疗,从此下半身无法自主活动。家人无力照顾,把她送来了养老院。
王秀琴所住的,是养老院里的重度护理区,里面有20多位无自理能力的老人。其中还包括失智老人。
而在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记者看到了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李文英,她是这个专区最年轻的老人。去年年底,朝夕相处多年的老伴因病离世,李文英的病情骤然加重。如今,经过10个多月的悉心照料,她逐渐敞开心扉,愿意加入集体活动。
在这个认知障碍照护专区里,一共有12位像李文英这样的老人。除了满足他们基本生活需求,专区里还设置各种活动空间,每天进行延缓认知障碍的训练。
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既是“刚需”,也是决定养老服务整体水平的“关键少数”。杨浦区民政局副局长王坚表示,对于失智失能老人的专业照护培训刚刚起步,尤其失智失能老人的情况各异,对于照护人员的专业要求非常高,容易出现复杂的法律问题以及风险。老人进入养老院并不意味着进入了“保险箱”,因此,对于养老服务行业而言,在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推动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同时,加强失智失能老人照护人员的专业培训迫在眉睫。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教授李强则关注了床位数背后的入住率情况。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全市养老机构超700家,床位超17万张,其中中心城区入住率不足56%,郊区为47%左右。
“‘住不满’的背后,反映出供需不匹配的问题。”李强认为,相较于郊区而言,城区的老龄化程度更高。且城区交通便利,医疗条件优质,离子女更近,所以老年人的入住率较高。另一方面,“住不满”还反映出人们对于机构养老仍然存在一定顾虑。李强提出,养老机构要以老人的需求为出发点,硬件设施根据老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设计和提供。
回应“原居安老”需求 上海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
除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则回应了老年人“原居安老”的需求。为此,上海积极探索社区养老新模式,从碎片资源中发掘空间。
据上海市民政局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市有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459个,日间照护机构918家,日均服务老人1.72万人。全市社区老年助餐场所1926个,其中社区长者食堂346家,基本做到全市社区全覆盖。
此外,上海市民政部门还推行养老顾问制度,面对面为老人及其家庭提供政策咨询、资源链接、个性化养老服务方案制定等。截至去年底,上海全市共有养老顾问点6988个,养老顾问人数超过1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各区还因地制宜,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探索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的新模式。
杨浦区致力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设立多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日托、临托、照护、助餐等为老服务。
上个月,长白社区街道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焕新开放,让老年居民不出小区,下楼就能吃上热乎饭。
目前,像这样的社区助餐服务场所,仅杨浦区就有134家。一家家“睦邻小厨”,不仅由专业厨师掌勺,还能兼顾不同人群的饮食需求。
而静安区自去年8月起,就在全区推广养老床位、医疗床位、家庭病床等“五床联动”模式,让医养结合更紧密、更顺畅。
81岁的项阿姨患有帕金森,两年前,家人为她申请了家庭养老床位,由护理员上门提供照护服务。一旦项阿姨出现不适,护理员所在的养老机构可与街道社区卫生中心迅速对接,请护师上门检查。
运行一年多来,静安区43家养老机构全部与对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签约,95.43%的住养老人被纳入“五床联动”。
“社区居家养老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养老服务体系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之一。”王坚表示,老人最主要的养老需求,一是“吃饭”,二是“看病”,只有满足了这两大需求,原居老人才能够在自己的居住区安养。王坚强调,要整合社区资源,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服务,构建“社区养老生活共同体”。同时,把各类资源、力量都聚焦到发展专业照护服务上,大力扶持发展专业照护机构和组织。
深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积极推广智能养老技术
如何为独居老人提供及时优质的养老服务,也是社区养老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上海独居老人数量超过30万,他们的安全和需求如何保障?
88岁的屠老伯,独居在愚园路上的一处老公房。由于腿脚不便,购物、家政、助餐,都需要专人帮忙。而街道的养老顾问,可以根据老人的需求提供定制服务。
摸清辖区孤老、独居老人的底数,尽量做到随时响应,这是上海不少街道努力的方向。为了更好提供定制化服务,一些街道还引入了第三方。
黄浦区老西门街道率先落地了老年人应急服务中心,由第三方社会组织运营。365天、24小时随时响应,老人在家只要一按应急铃,专业照护人员即可提供上门服务。
此外,一些独居高龄老人的床垫下还会铺设睡眠监测带,如果数据异常,会自动推送到应急中心。
对于独居高龄老人而言,生活中可能存在诸多安全问题,例如,老人在浴室滑倒后可能长时间无人知晓。为此李强提出,可以借助智能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监测床垫等,实时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起居情况。另外,李强强调,社区还应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陪伴老人,开展邻里互助活动,鼓励邻居关心身边的独居老人,为独居高龄老人提供一个安心舒适的生活环境。
回应“老养残”群体现实需求 服务配套亟待跟上
上海养老体系日趋完善、养老行业高速发展,但一个特殊群体面临的养老“堵点”,仍有待破解,那就是“老养残”困难家庭。日渐老去的父母,想带着残障子女一同住进养老院,却面临“公立不收、私立太贵”的困境。
吴老伯三十多岁的儿子小吴,不仅患有自闭症,还有听力障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连刷牙、吃饭、上厕所都要人帮忙。如今,吴老伯已经72岁,自己的养老问题和儿子的照护问题变得愈发紧迫。
为此,吴老伯跑遍了上海所有公立养老院,希望找到一家同时接纳他们一家三口的机构,但没能如愿。
在上海,类似吴老伯这样的“老养残”家庭不在少数。上海市人大代表吴坚曾调研发现,上海“老养残”群体的基数已有十多万,发展趋势更是高达数十万。然而,受养老法规和政策限制,多数上海养老机构只能接收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面向18岁至59岁心智障碍人士的专业服务也存在缺口。
为了解决“老养残”家庭的迫切需求,上海正在加码发力。早在2022年,上海就提出要试点推进“老养残”困难家庭共同入住养老机构。今年5月,上海又进一步发布通知,要求在全市范围开展试点工作,包括年内各区选择至少1家养老机构设置“老养残照护单元”,内设残疾人床位约5到10张,并合理配置生活照护、医疗康复、社工等人员。
据悉,杨浦区的汇晨长白老年福利院的“老养残照护单元”改造项目已经建设完成,目前,已接收24人入住。长宁区也依托区社会福利院,建成了困难重度残疾人养护机构,复合设置“老养残”单元。
“‘老养残’现象是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刚开始父母还未老,还有能力照顾残疾子女,这阶段一般社区居家养老尚可行。但随着父母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无力照料残疾子女,此时就需要养老和助残结合来解决问题,在养老机构建立复合床位。但这对养老机构以及照护人员又提出了更高要求。”王坚表示。
面对未来可能多达数十万的"老养残"群体,上海的养老、助残等体系要怎样补上需求缺口?李强也赞同业内提法,通过立法来搭建多层次、立体的制度保障体系。
编辑: | 周雯飞黄艳琳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