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没有演员的剧场,也是一个人人都是演员的剧场。沉浸式投影技术使人生主题词汇阵列式环绕,配合气泡烟雾机和中心光柱,强烈的仪式感让观众在瞬间自我代入……
在乌镇戏剧节期间,西栅露天电影院凭空出现了一座临时搭建的神秘小屋,每天大排长龙的场景,让这座小屋成为了今年戏剧节的“网红”打卡地,也为这座戏剧小镇增添了独特的互动戏剧体验。
“我我我”剧场来源于中国美术学院今年的毕业创作金奖。乌镇戏剧节艺术总监著名实验戏剧导演孟京辉在了解了作品的创意与内容后,当即决定邀请“我我我“团队来参加乌镇戏剧节。这是创作团队继《死水边的美人鱼》后,与孟京辉导演的再一次跨界合作。
《死水边的美人鱼》此前曾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公共空间艺术系教学楼(6号楼)上演。整个空间被打造成一个超现实主义的梦境迷宫。
“这是我最自由的一次跨界合作,这次碰撞的结果其实是没有结果,因为这个结果将藏在每个创作者的内心,这种感觉不可名状,充满了未知和生命力。”孟京辉评价,“这是一段关于梦的旅程,我们共同做了一场好梦。”
此次“我我我”团队受邀参加乌镇戏剧节则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在一个月内日夜赶工配合戏剧节场景设计搭建剧场,试图在形式上打破观众与演员之间的界限,探索观演形式的创新。
在1.5米低层空间内,可以将头部伸进玻璃圆罩内窥探二层空间,直接进入二层空间的访客遭遇了来自一层空间的窥视,但又可以同时窥视着爬梯而上的人,互为观众的同时体验无意识中的“本我”。空间内两个跷跷板,作为必经路径横跨水面,连接了高低不同的两岸,必须相互配合才能登上对面的高岸,陌生游客之间的互动,超越了自身的“超我”感。
纵观人的一生,通过高低起伏的心态变化,认知人生“三我”的境界,多重解释构成了这场多维度空间叙事装置的意义。
在乌镇戏剧节期间,孟京辉导演还亲自带剧组来“我我我“剧场进行即兴创作。剧组随机播放音乐,即兴演出。孟京辉导演认为,这个空间特别适合肢体沟通。演员看不见爬梯外的场景,只能看到自己的倒影,但是外部可以清晰看到里面的人。
当外面的人触碰爬梯外壁时,里面的演员感知到了,虽然看不见对方,却可以触碰在同一个地点。找寻别人的刹那,看到的反而是自己的倒影。这样的互动设计使得整个空间更像是一场实验戏剧的活动场域。
当戏剧小镇遇上新潮造型的肢体介入式体验剧场,体验者心中的表演欲被激活了。迷幻的电子乐与斑驳的古墙奇异的融合,寻求自我升级的戏剧尝试与欢快冒险的游玩体验无缝连接在了一起。
隔着一层薄纱,一位女孩激动地去触摸对面熟悉的身影。两位大学后就各奔东西,5年没见的同学,同时在乌镇游玩,在此相遇。9个空间,3条路线,不一样的游玩节奏,在路线错综交叉的体验剧场里重逢已经足够难得。
遇见的那一刻,真切的激动与喜悦,感动了现场许多观众。在人间这个剧场里,人们永远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剧情,感动或是遗憾,这些触动都在这里被放大了。
区别于乌镇戏剧节的其它剧场,这是一个没有演员的剧场,也是一个人人都是演员的剧场。每位体验者迈入剧场后,随时在进行角色的转换。空间会“强迫”体验者产生各种肢体与情感反应,同时提供各种新颖的角度去观赏他人的“表演”。
剧场内欢笑与尖叫此起彼伏,双脚能明显感受到地面时常传来的震动。每个人都在黑暗中探索,被神秘感笼罩,感受爬行和蹦跳造成的撞击,骤然看见灯火下其他人真实又奇异的反应。“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随之而来的,是发现自己也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主创团队介绍,通过肢体介入空间的方式去体验还只是形式,“我我我”剧场真正的内容是基于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意识与潜意识概念。
“本我”是本能的欲望满足;“自我”是按照现实原则给予适当满足;“超我”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在剧场里,观众可以通过互动参与,体悟到人的自我认知、人与公众的认知、人与社会的认知。
在“我我我”,自己就是最好的主角。空间剧本帮助解构本我的欲望,逃脱自我的牢笼。最终发现,此刻正在演绎自己所追求的一切。这个充满哲思的肢体介入式体验剧场与乌镇戏剧节形成了一种奇妙的互文关系,也让戏剧节观众在此刻成为了剧场的演员。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实习编辑:冯蕊)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