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画,一甲子一颠簸,660余年风雨飘摇。沈周痴心于它,背临纸上;乾隆痴迷于它,误判真伪;吴为卿痴狂于它,烧画殉葬;吴湖帆痴情于它,得残卷而泪下。这就是“元四家”之首黄公望创作的《富春山居图》。距离吴湖帆得其残卷《剩山图》又是60年一甲子,《富春山居图》的传奇搬上了舞台。我们跟随这幅画卷进行了一次穿越,历代的名人大家在我们眼前一一呈现。然而,让人惊叹这出戏的绝非只是它所展现的传奇,也是它从视觉和听觉传递出来的写意和诗意,曾一度被人所急需改革和摈弃的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程式在这个舞台上运用得却是恰到好处,散发出它独到的魅力。
【视频】富春山居图片段:乾隆吴湖帆同台亮相
中国传统艺术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程式化”。它几乎存在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所有门类中——绘画、书法、戏曲、舞蹈……程式化是通过这些艺术的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的,在作品中几乎都能找到其中的师承关系。对于传承而言,它是一个优点;对于创新而言,很多人就把它当做了绊脚石。
他们认为程式化会让创作陷入某种程度的局限和规范,会使作品没有灵气,流于僵化。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为其巅峰之作,历时7年完成。他笔下的“披麻皴”线条似疏而实,似松而紧,简率秀雅中蕴含着浑厚韵致,写意中又有“以书入画”的意趣。由他开创的画风经过董其昌的倡导,清初“四王”的耕耘,在清代风靡了近三百年,到了清代中后期,山水画家竞相模仿,走向了程式化的极端。有人说除了“四王”,清代山水画再无成就,陷入僵局。程式化似乎终究让艺术变成了符号化。
正因为这样的情况存在,再加上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一度有人摇旗呐喊,希望将中国传统艺术的程式化进行改革甚至是摈弃。于是,所谓改良创新的水墨、书法、戏曲作品纷至沓来。一些老人摇头说,这已然丧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视频】富春山居图片段:元四家的对话
程式化究竟是什么?它是一种有规则的自由动作,而不是博物馆里没有生命的化石。在打造自由王国的时候,规律往往会让人束手束脚,无所适从。人们急于改革或摈弃程式恰恰暴露了掌控它的不易。而当你能够真正驾驭它的时候,你就可以随心所欲,让程式发挥作用,在这个自由王国里变化无数。海派京剧名家周信芳身上很少表现出程式化的表演,但他的一招一式都符合程式化的表演。正如武侠小说中经常说到的最高境界就是随心所欲,物我两忘。
舞台上,79岁的黄公望从松江归富春山居,携好友无用师同行。泛舟水上,只见两人身后一渔夫划着船浆,这不是戏曲中的程式化表演吗?当黄公望在那里挥毫作画,一舞者在一侧以舞姿诠释,这难道不正说明了中国书画与舞蹈在气韵、风格和审美的相似,虽然隔行却不隔理?吴为卿携夫人在大雪纷飞中流离失所,在京剧音乐的伴奏下,吴为卿夫人雪中背影的一个亮相,这种雕塑感的造型配以强烈的打击乐,不也正是戏曲中的程式化表演吗?舞美上以多媒体和灯光的运用,呈现了散点透视,大量留白,这也不正是中国水墨画的程式化表现?
【视频】富春山居图片段:富春山居图诞生记
当乾隆对着吴湖帆说,这故事不说了,前面都演过了,让人想到了中国戏曲中的“自报家门”。有人会提到这是布莱希特提出的间离效果。但是布莱希特不也正是看了梅兰芳的表演,深受中国戏曲的影响吗?
中国的戏曲是在诗、歌、词、赋、曲、技以及绘画、书法等其它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我们在一部以一幅中国山水画为题材的话剧中,再次看到中国戏曲程式化的东西,并且和舞台上多媒体呈现的书画巧妙融合,这不是一件非常美妙的视听体验吗?
你并不会因为这些是程式化的东西,就觉得扭捏作态。相反,你会完全融入戏中,觉得这些都是浑然天成,是这部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整部戏就像一卷流动的古画,在你面前徐徐展开。甚至于觉得,没了这些,这部戏就缺少了诗意和写意,缺少了配得上《富春山居图》传奇的东西。
“我们不要无病呻吟,更不要拿中国传统文化来贴标签。”《富春山居图》导演李伯男说:“忠于内而形于外,内容形式匹配,就不会炫技。需要情感的表达,不得不用到这样的手段。”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富春山居图》抑或也是你我心中的桃花源。舞台之上,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中国传统艺术的程式化同样会给你一个惊喜的桃花源。
(编辑:孙燕)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