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韩国驻沪总领事金胜镐,在这个不同寻常的年尾,来到上海,正式履职。经过14天隔离后,他在本月25日接受了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权小星的专访。
金胜镐有34年的外交官经历,曾在韩国驻法国、伊朗、比利时等国的使领馆就职。专访中,这位资深外交官分享了他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和思考,包括中韩两国的疫情应对、贸易多边主义、中韩在新兴产业的竞争等等。他还特别展望了中韩两国,以及韩国与长三角地区的未来合作,为自己的任期提出了四个“关键字”。
以下为访谈全文:
金胜镐:韩国与中国,是在全球防控疫情保卫战过程中,所搭建起的第一个防线。在此过程中,韩中两国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民间层面,都形成了强大的纽带关系,并构筑起了“战友情谊”。
我还深深地记着,在中国面对防护装备不足的初期,韩国政府与民间迅速响应,并将口罩、防护服等防护装备送往中国。而在过了一两个月,中国疫情防控形势逐渐稳定,韩国国内又出现大规模疫情的时刻,上海政府与民众向韩国伸出了援手,当时捐赠的场面在韩国电视上播出。
尤其是,当看到捐赠的箱子上,写上了“同舟共济”四个字,使我至今仍备受感动,甚至是热泪盈眶,这句话也成为我从韩国赴任上海那一刻,印在我的脑子中,并成为致力于韩国与长三角地区的工作目标。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过去的14天隔离期间,中方有关防疫及外事部门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关照,使我非常感激。
尤其是从赴任中国至今,亲眼见证了中国政府为了从疫情的挑战中,保护在华中国人民及海外侨民,而所付出的努力,这一点也让我肃然起敬,并使我对于韩国与中国两个国家,在防疫方面继续展开努力,尽快走出疫情的阴影的信心倍增。
金胜镐:从产业变革的角度来看,韩国与中国在新兴产业方面的产业链必将会产生变化,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尤其是由于两国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兴产业自身具有垄断性的特征,会导致韩中两国在新兴产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竞争。
尤其是,相较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更容易出现市场垄断。在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定位下,会有着许许多多生产汽车的企业;但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例,目前在中国的移动支付及电子商务市场,以支付宝为代表的阿里系正在垄断着众多细分市场,这也就说明,新兴产业存在较强的先发优势,而且新兴产业无论是在韩国、还是在中国长三角地区,都是备受青睐的产业。所以,我认为,在新兴产业发展的阶段中,韩中两国将会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的产业链条,逐渐开展激烈的竞争。
我并不认为韩中两国在新兴产业方面的竞争是坏事。目前的全球产业布局来看,多数新兴产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每一个国家都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但在此过程中,韩国与中国企业通过展开良性竞争,能够培养自身的实力,并借助于产业竞争过程中的相互学习、进而提高本国民众的福祉,这一点需要韩国的产业界,与中国的产业界达成共识。
我坚信,在未来的韩中两国在新兴产业的竞争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必将站在两国竞争与产业合作的前沿。在未来工作的过程中,我也将致力于成为连接两国产业界沟通的桥梁,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使两国企业能够在良性竞争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建立地区经济合作、提高两国民众的福祉方面形成共识。
金胜镐:我认为,韩中两国都是通过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国家,所以,韩中两国回顾自身的发展历程,都具有维护以WTO规范而建立的多边贸易机制的责任。
尤其是,这种责任不仅局限于道德或规范层面,更是因为持续推进多边贸易机制,对于夯实韩中两国的经济发展的土壤有着密切关联,所以多边贸易机制下的对外开放体系,对于韩中两国都具有道德高度及现实性的意义。
如您所述,目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潮有所扩散,这主要源于目前各国的疫情防控情况,以及全球经济大环境的萎缩而导致,这种趋势在经济学模型上经常出现,也是一种可以预料到的场景,因而如何应对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风潮,也需要韩中等地区内国家的互信与机制化的应对。
在目前的WTO机制内,有一些贸易反制措施是受到法规保护,并能够得到国际法律上的认可,但随着经济及产业的高度发展,一些包括科技、信息技术及文化等新兴产业的崛起,以及目前贸易机制对于这些层面的缺失,也对于目前的全球贸易机制提出巨大挑战。
尤其是,目前全球产业发展的速度,远远快于WTO等全球性组织制定相关规范的速度,因而如何让贸易机制更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在维护对外开放、反保护主义的精神的同时,让贸易规范更具与时俱进性,做好全球贸易先试先行效应,应当是韩国与中国共同努力的方向。
金胜镐:首先,我对于RCEP的通过表示祝贺,作为韩中两国共同参与的多边贸易协定,在近期两国应当共同致力于这个协定的落实,这个协定也会对韩国及长三角地区间的合作打开新的次元。
但韩中两国的经贸合作,不应该满足或止步于RCEP本身。在经贸往来过程中,类似于RCEP的多边贸易机制,是起到对于WTO机制的补充作用。尤其是,若签署一项地区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其开放程度不足预期,那么这项地区间协定的效果也会比较有限。因而,为了让RCEP达到它应有的效果,需要致力于将RCEP积极落实的同时,继续致力于巩固并落实原有的国际贸易机制。
同时,我认为RCEP是一个地区间经济融合的很好开端,但不应该是终点,而是应当继续保持成员国间的互信,并通过相互沟通,进而提高市场的开放程度。就像您所提及到的中日韩自贸区,韩中日三国合作的话,其经济体量非常巨大,市场开放后的效应势必难以估量。从这一角度来看,三国应当彼此建立互信,就降级成员国间的市场门槛进行沟通,并进一步将讨论范围提升至如何降低海外企业进入韩中日三国市场的门槛。
金胜镐:在我看来,中国通过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动并尽早将本国的市场对外界开放,是一件非常正确与明智的选择。我曾在2019年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作为韩国政府代表访问过上海,并在当时会见中方人员时也曾多次强调这句话。
我们来观察中国的对外开放足迹,最早中国的对外开放,是着力让中国的产品“走出去”,而随着中国消费水平的发展及市场的壮大,如今中国的对外开放,开始关注将全球的优秀产品“引进来”,这也铸就了中国如今的发展成果。
目前的中国,已经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的重要国家,许多国家的企业都希望像中国一样,通过将本国的优秀产品出口至中国,实现如中国一样的经济发展,而中国也有足够的能力及市场规模,帮助这些国家实现经济发展。
我非常看好中国正走出单方向的开放,不断向全球展现中国的大国担当,让更多国家以中国市场为机遇,实现经济发展;而在此过程中,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必将是一场成功、精彩且适宜的平台。
金胜镐:对于我赴任上海最大的任务及思考点,就是如何在韩中两国进入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下,建立起适用于韩国及长三角地区的新型经贸合作关系。韩中两国在新兴产业的关系将建立在良性竞争及战略合作两个基础之上。
那么,如何将这两个基础实现,并向有利于韩中两国企业与民众的方向发展,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而不仅是我一个人能够做到的事情,更是韩中两国政府及企业家,应当共同考虑的问题。
以我的初步意见,我将韩中未来产业的合作前景,以及未来我的努力方向定成了四个字,分别是“相”、“先”、“包”、“多”。
“相”代表相辅相成,在韩中两国的产业合作的过程中,无论是哪一方都应当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作为目标及基本形态。
“先”代表先导性,我赴任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地区,长三角的产业发展方向,也决定了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因此如何定义起韩国与长三角地区的经贸关系,也必将影响着韩中、乃至韩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合作模式。尤其是,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寻找与长三角地区合作的最佳模式,虽然我们无法完整预测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但应当相互保持沟通与合作,以集思广益的力量,维护现在的发展形势。
“包”代表包容性,就像我刚开始提到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就是体现中国大国担当、包容并蓄的最佳案例。韩中两国都是依靠对外开放成长的国家,目前应当更多的去考虑,如何推动更多两国的企业,借助于对方国家获取发展红利,甚至通过推进东亚地区合作,将东亚的市场共同向更多发展中国家市场开放,包容更多商品与服务,为更多国家提供发展机遇。
“多”则代表多元性。长三角地区一方面是引领中国发展的先导区,同时也是拥有着众多历史古迹与文化底蕴,尤其长三角地区还拥有着包括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在内的抗日遗迹,这个地区也曾经见证了韩中两国民众共同抗击帝国主义侵略、友好交往的重要历史。所以,长三角地区拥有的悠久文化底蕴,意味着韩国与长三角地区拥有在经贸往来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更多层次合作的可行性。
这四个点不一定准确、也不一定完美无缺,且如何将这四个点付诸实际,贡献于韩国及中国两国企业与民众,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事情,也不是我们一个总领事馆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有来自韩中两国政府机关、企业、侨民及民众的多方努力,我也将在未来的任期内,与多方多加沟通、共同思考,完成属于韩国及长三角地区交流的新篇章。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