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持留改拆并举推进旧住房综合改造中,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近年来,一方面政府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也依靠那些敢于先"吃螃蟹"的开拓者,踏出了一条条前人未走过的路,为后来人提供了智慧与经验。
今天上午,许昌路881弄明园村的居民们围在居委会电脑前,等待着一张许可证的审批。
这张热乎乎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意味着明园村六幢楼的加装电梯工程可以同时开工了,这在全市还是首次。这一工程总造价450万,按照规定,超过200万的建设工程必须公开招投标来选择建设单位,因此要比单幢申请要花费更长时间。但即使这样,从去年12月9号申报算起,明园村还是在十个月内就完成了以前被认为是"比登天还难"的任务。
明园村业委会主任曹立明说:“我们征集费用最快的一个门洞,业主的积极性很高,5天里40万全部收齐。”
而在隔了几条马路的控江一村,有一栋楼的加装电梯工程也在本周刚刚开工。
居民贺女士开心地说,装了电梯方便很多了,本来年纪大的脚痛,上下楼很不方便,这下方便了,办成功大家都蛮开心的。
杨浦区现在立项的项目一共是有21台电梯,涉及到13个小区,其中3台已经交付使用了。
上海约有5万多幢建于上世纪50到80年代的老公房,多数没有电梯,住的又多为老年人,走楼梯上下多有不便。目前,在全市范围内,通过居民意见征询完成加装电梯立项的已有232个,其中50台已竣工运行,正在施工的有46台。从一房一策点上摸索到各区全面开花,上海的老旧住房加装电梯工程已悄然走过7年。
2011年,《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指导意见》出台,第二年,市老年基金会协调企业捐赠电梯,并在全市选定7幢楼宇作为试点,但这些试点项目因各种原因一一流产。毕竟一幢房子里百人百心,大家什么想法都有。
之后,相关部门陆续出台过一系列政策,支持这一民生工程。2014年初,宝山区密山二村4号楼在全市15处试点项目中脱颖而出,第一个通过竣工验收,完成电梯加装。然而在实践中,审批手续繁琐、少数业主人心不齐、中途变卦,也给项目推进造成困难。像静安区华怡小区1号楼,从第一次开业主大会商议此事到最后拿到施工许可证,居民代表陆纯整整跑了两年。
时任静安区人大代表陆纯介绍说:“我是静安区华怡园小区代表,我们没有地下室没有人防工程,这栋楼是在小区里面也不占马路,和市政交通没有关系,而且我们加装电梯这个项目是在空地上,对绿化也没有影响,所以我觉得这些部分的并联审批应该精简掉。”
尽管过程不容易,但有了成功的样板,更多小区跃跃欲试,居民自主装电梯的意愿也很强烈,2015年3月,在普陀区怒江苑小区7号楼,本市第一个居民自筹资金加装电梯的工程正式开工。
到2016年11月,市里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精简加装电梯的审批环节,同时编制相关指南,帮助居民按图索骥申请。再加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共同努力,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越来越多。 从去年到今年,长宁、虹口等又有一批社会企业组织相继涌现,为老房加装电梯提速提供了更多便利。市房管部门透露,接下去,加装电梯的启动门槛还有望进一步放宽。
市房管局城市更新处副调研员徐晓峰表示,想同幢启动条件放宽,放宽到三分之二同意,但是三分之二的前提下,不能有明确反对意见。既要推进加装电梯,探索有利于推进加装电梯的政策,也要对一些受到影响的老百姓,要通过一些社区的协商平台,让双方达成共识。
随着老龄化的深入,在上海城市更新过程中,更多的老公房能装电梯是大势所趋,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组织的加入,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相信可以为装电梯工程大大提速,此外相关审批流程仍在不断优化,其他配套政策以及后期长效运营管理也在进一步完善,大家也都期待,从梦想到实现的这一步能越走越顺畅。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周滢 摄像:李荣 吴佳亮 编辑:范燕菲)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