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成高铁风驰电掣的今天,60岁的宝成铁路是否将就此歇下、长卧秦岭,成为一种情怀、一种记忆,昭示日月蹉跎和万象更迭?近日,笔者参加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发现最美铁路·新时代蜀道不再难”活动,走近相隔60年的两条蜀道,感受铁路半个世纪相守相望的力量。
秦蜀两地,隔秦岭、巴山、剑门山,相守相望,山险坡陡,高峰连绵。距八百里路远,因其阻隔,使其有川不舟涉,有山不梯及。古代通行,曾缘溪傍麓,凿壁锤石,烧石打孔,架板为桥,始修栈道无数。通达关中,交通极为不便,人传“七褒城,八勉县、十二三天到广元”。川陕相隔,《水经注》云:“秦蜀之大阻也”。
道路通,百业兴。60年前宝成铁路的修建开通,成为千古出川北上的第一条“蜀道”。把关中和蜀地连在了一起,把西北和西南连在了一起,改变了“蜀道难”的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召唤下,宝成向西可接入陇海铁路西段去往兰州、乌鲁木齐;向东可接入陇海铁路东段去往西安、郑州、南京、上海;向北可接入宝中铁路去往银川、呼和浩特。甚至中欧班列,也需要通过宝成铁路翻越秦岭,一路向西前往欧洲。大交通格局让这条相牵相守的生命之线,焕发出新经济建设时期最耀眼的光芒。
60年后的今天高铁动车渐成铁路主角,西成高铁运营标志着蜀道高效时代的到来。穿秦山越汉水联蜀道,为华北地区至西南地区又增加一条大能力、高密度的旅客运输主通道。西成高铁对于加强关中-天水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的交流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出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媒体曾聚集西成高铁跨越陕川两省的前景时畅言,这是一条经济路、生态路、民生路、文化路、创新路……众多的定义说明它承载了太多的期盼。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如何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对于振兴西部而言,西成高铁和宝成铁路大大改善了陕川腹地的通勤条件,用不同的服务形式、速度互补给沿线群众出行带来便利,也为人们打开了追求幸福之门。在新的时期,蜀道应和着“老百姓有需要”的声音,用一脉相承的思路,秉持同样的情怀守望“最美中国”。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