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10月26日在上海戏剧学院圆满收官。在迈向新十年的征程中,上海戏剧学院携手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共同推出了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内容涵盖舞台艺术委约作品演出、系列艺术讲座和主题展览等多种艺术形式。
2024年,“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站在新十年征程的起点上,邀请了丁乙、丁设、叶小纲、田沁鑫、沈伟、杨丽萍、黄豆豆、黄昌勇、龚彦、廖昌永、谭盾、濮存昕12位音乐、舞蹈、戏剧戏曲、视觉艺术领域的大咖担任新一届“扶青”艺术委员会成员,为青年艺术家搭建高质量的国际平台,挖掘青年艺术家创作潜力,孵化优秀原创作品,助力更多青年艺术家走向国际舞台。随着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今年的“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还增设了“一带一路”专题推介项目板块。
本次创想周推出的多部话剧作品,以其独特的创意、年轻化的审美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声闻于天》以诗意思维和写意笔法勾勒了青年张闻天在“觉醒年代”追求真理和信仰的历程,彰显了上海的红色血脉与力量之源。
《最后一杆猎枪》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人狼之争展现了牧民与狼的复杂故事。《奔向铺满向日葵的美丽国度》以关爱儿童成长和和平为主题,讲述了一位孤儿的奇幻冒险,传递出勇气与爱。这些来自国内外不同专业艺术院校和剧院、剧团的剧目侧重于艺术表达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以青年人的艺术理念、思辨精神和美学品格跟当代观众对话,集中展示出多元文化碰撞交流的魅力,引发观众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
街舞剧场《借东风》通过六个诗意空间的构建,进行一场心灵旅途,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时间的岛屿上》则通过七位舞者的故事,探讨了个人与社会、时空的关系,寻找身份认同与命运的连接。《九紫离火动静释然·火与舞术·流动艺术<离火>》将多元文化及广袤的宇宙之音融汇在火舞之中,引领观众穿越时空回到远古部落时代,感受自然的纯粹之美。
创想周还分别推出了艺术装置《光合作用》和特别活动《创想破界 无声漫舞》,充满浓郁的艺术气息和蓬勃的青春活力。青年艺术家们根植于艺术的热爱和现实的人文关怀,通过多媒介、多视角、多元化、多层次的审美表达,极力探索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东西方的美学碰撞和现代科技的融合,拓宽艺术创作的边界,生动诠释了青年人极致的创新精神、艺术情怀和年轻姿态。
继去年推出“十年至新,未来可期”专题论坛后,上海戏剧学院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这次还特邀了一批深耕戏剧、影视、舞蹈、科技等领域的艺术家、专家、演员和学者来进行不同主题的讲座。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上海戏剧学院王苏教授、表演艺术家奚美娟、上海芭蕾舞艺术总监辛丽丽以及上海戏剧学院优秀校友薛佳凝等众多嘉宾,结合自身的从艺经历,分享了他们的宝贵经验和独到见解。这些精彩讲座不仅为广大受众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拓宽艺术视野,激发对艺术、人生、社会的深入思考,也为青年艺术家们提供了接触行业前沿思想和资深前辈经验的契机,助力他们在艺术道路上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一带一路”专题推介板块由来自中国、法国、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俄罗斯、亚美尼亚的青年艺术家参与创作及呈现。其中,罗马尼亚锡比乌国家剧院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以电影蒙太奇和超现实主义手法对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进行创新性改编和重新诠释,注入了青春活力。
中法艺术家合作的《雨果与东方精灵的音乐之旅》将打击乐、电子音乐和视频多媒体相结合,探索了东西方文化的共鸣和艺术创新。在《万象声息》的演出当中,上海童谣的婉转、江苏古琴的悠扬、山西锣鼓的激昂和新疆民族音乐的热情相互交响,电子音乐与数字影像的结合,将观众带入了自然与科技的和谐共生的奇妙世界。
迈向新十年的“扶青计划”将继续坚守初心,积极拥抱新兴艺术潮流,拥抱新兴艺术潮流,汇聚富有开放视野、创造活力、探索精神和创新姿态的青年力量。未来,上海戏剧学院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将开展更加深层次的合作,依托双方优势,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挖掘和培育更多优秀的青年艺术人才,搭建更多元化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为青年艺术家提供更多的创作空间和展示机会,助力青年艺术家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编辑: | 章海燕 |
责编: | 虞之青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