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目前每天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在3.3万吨左右,且还在增加中。如果沿用过去填埋的方式,或将面临垃圾围城的局面;如果采取混合焚烧的话,也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而通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处置,可有效地提升资源化利用率。近五年来,上海不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对末端处置设施提质增效扩容,提升本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在人们印象中,老港就是垃圾填埋场的代名词,如今,它已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环保基地,干、湿垃圾在这里变废为宝,反哺千家万户。
眼下,在上海老港生态环保基地,湿垃圾处理三期项目工程正在兴建。老港方面介绍:目前工程处于基础结构阶段施工中,计划于明年12月全量生产运行,日处理可达2000吨。作为上海市“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程项目,它也将大大提升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保障能力。
上海老港固废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副总经理陈凯介绍:三期建成以后,老港的湿垃圾处理规模将达到4500吨每天,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湿垃圾深度资源化利用设施。
之所以要增加湿垃圾的末端处置能力,和市民积极参与分类密切相关,湿垃圾分出量从起初每天4000吨左右,到现在已增加到日均8500吨,纯净度也越来越高。对此,一线的工人深有感触,推行垃圾分类以来,末端的设备经历了从“吃不好”到“吃到撑”。
上海老港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涛告诉记者:一期当时有一个人工分拣的过程,就是要把里面的一些比较大的无机杂质,类似于塑料袋,瓶瓶罐罐,还有长的布料先要把它拣出来,以避免后续的这些的设备被缠绕,随着现在上海市的湿垃圾的分拣质量越来越提高 ,人工分拣也就取消了。
除了用湿垃圾生产沼气发电,基地还在探索资源利用率更高的处理方式。眼前的这个养殖车间,培育着以吃垃圾为生的黑水虻,长大后的成虫和虫粪可以进行深度利用,目前每天可消耗50吨湿垃圾,在建成后的三期项目内,这条生产线将进一步扩容投产。
上海城投老港基地管理有限公司规划建设中心主任马聪介绍:通过生物养殖的一个方式,把湿垃圾转化为虫体,然后可以作为一些蛋白质的饲料的有效添加,同时我们也可以把虫粪作为有机肥进行一些应用。习总书记在他的回信当中也特别提到了,生活垃圾分类要做好,同时他还特意讲到了资源化这三个字,这就是老港未来在末端处置的一个重要的发展的方向。
干、湿垃圾不再混投后,干垃圾的焚烧也能更稳定、更彻底,这不仅更环保,也能大大提高发电效能,目前老港的干湿垃圾年发电总量已达16亿度。
上海环境集团再生能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老港分公司副总经理李玉红介绍:五年前,一吨干垃圾能发520度电,现在一吨干垃圾能发600度电,提高还是比较明显的。
目前,上海的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已经从2018年的12座增加到现在的25座,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超过3.6万吨每天,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从十三五末的38%提升至现在的42%。
通过前端分类投放,末端分类处置,上海在2021年已实现原生垃圾的零填埋,眼前这片土地原来就是老港的一处垃圾填埋场,如今通过生态修复,它已变身为一个水清岸绿的大花园。这也是每一位市民积极配合,主动作为,来之不易的成果,当然,这也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