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被业内看作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在上海浦东,智元机器人等一批头部企业相继宣布进入量产。20日政府搭台,50多家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在一起,积极探寻合作契合点,为人形通用机器人更广阔的商业化提供“加速器”。
倒水、铺桌布、理票据、晾衣服……这是智元机器人在浦东张江的一个数据采集厂,或者说是一个“机器人学校”:这里还原了家居、办公、餐饮等5大类场景的180个细分场景,近百个机器人学生,每天在此苦练技能。
在不断的劳动训练中,去变灵巧、变聪明,今年初,智元的通用具身机器人已累计下线1000台,作为重载、交互、智造等“打工人”,进入到企业端。
而未来,机器人还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可以是智能管家,也可以是银发经济的陪护助手…… 而这,需要加速“进化”出更加稳定、智能的机器人,同时也让价格更加可及。
因此,协同创新,已成为行业共识。目前,政府正致力于搭建行业平台,继续深入产业链招商,打造“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生态;
而在这场全球竞速中,去年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突破4500亿元;累计完成60款生成式AI大模型备案;到今年底,上海还将建成覆盖算力、语料、模型、应用的全链条生态。
编辑: | 虞宏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