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枢纽的概念和内涵,是不断被放大的。
最初,紧靠浦东机场的上海东站项目动工,将东方枢纽这个城市新地标带到我们面前:它是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是国际开放门户,是长三角与全球对话沟通、资源链接的节点。
今年2月,《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对外公布,于是东方枢纽的内涵,已经跳出了“交通枢纽”的范畴,被推上了一个更高的站位,置身于更开放的视野中。一大关键词就是“便利国际商务交流”,对持有商务合作区综合管理机构备案的有效邀请,自浦东国际机场入区的境外人员,无需核查中国签证,便可入区。
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人的保税区”,发展的是“离岸商务功能”,把“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制度,从货物向自然人等更多要素拓展。伴随数字贸易、服务贸易发展,从货物的流动,到人员的流动、数据的流动,一系列新的流动,也给制度提出新的要求,那么就有很多先行先试的工作要去做。
那这项工作放在哪里?就放在东方枢纽。
于是,枢纽功能叠加制度创新,带来全球各类要素的自由链接,更高水平的开放便可期待。
而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看,东方枢纽是个内核,还可以引爆更大的能量。本周完成公示的“东方枢纽及周边地区专项规划”,让东方枢纽的内涵,再次被放大。它让我们看到更活力、绿色的开放空间;更高能级的公共服务;更完善均衡的骨干道路网络……
站、区一体设计、城镇和枢纽中心区融合发展,放大了“枢纽辐射”效应,实现与腹地区域协同发展,成为带动浦东中部地区发展的一大机遇。
编辑: | 史瑞钢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