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龙与普京就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安全问题达成一致后,时隔两天,法美英德首脑再次集体发声,介入此事。
当地时间8月21日,美国白宫通报,美国总统拜登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和英国首相约翰逊举行了电话会谈。乌克兰南部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局势为重点议题,四国首脑呼吁各方保持军事克制,包括“避免在核电站附近采取军事行动”,并指出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尽快派遣专家团视察的重要性。
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认为,对于俄乌冲突外溢可能带来的核安全问题,西方国家越来越感觉焦虑。为了取得俄方配合,四国领导人呼吁“避免在核电站附近采取军事行动”的表态,展现出更为灵活的姿态。
崔洪建同时指出,继马克龙积极斡旋核电站局势后,四国领导人再次介入,“组局”讨论此事,也反映出四国领导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实际上都在积极地争夺话语权,想要把扎波罗热核电站问题的解决,朝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推进。”与此同时,他们也想借此做文章,进一步向俄施压。
扎波罗热拉响“核警报”
“扎波罗热不仅在发热,而且在发烫!”俄乌冲突持续5个月以后,处于俄军控制下的欧洲最大核电站再次拉响“核警报”,双方互相指责对方在核电站周围开展炮击活动。外界担忧,一旦袭击导致核电站受损,恐将酿成灾难。
8月5日至今,扎波罗热核电站遭到近12次炮击,造成部分设备断电、多处设施损毁。其中以11日最为严重,俄方称乌军使用多管火箭炮和重型火炮发动攻击,造成核反应堆冷却系统喷水池等设备损坏,不过并未检测到核泄漏,而乌方称这是俄军“自导自演”。分析指出,该核电站已被双方当作“军事堡垒”,试图让进攻方投鼠忌器。
乌克兰外长库列巴曾表示,如果该核电站因遭遇攻击发生爆炸,其危害将是切尔诺贝利事故的10倍。俄国家防御指挥中心负责人米津采夫称,如果该核电站发生事故,将是一场全球性的人为灾难,其放射性污染的规模将大大超过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后果。
双方的警告并非耸人听闻,据核反应堆安全专家介绍,一旦发生类似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沿岸地区都将遭受放射性污染,污染区会超过5300平方公里,黑海及博斯普鲁斯海峡将很长时间无法通航。
军事评论员杜文龙指出,当年切尔诺贝利发生核事故后,集中了全苏联的专业力量进行了救援,而此时处于冲突状态下的乌克兰,不可能进行完善的救援,因此一旦出现核事故,不但乌克兰周边将遭受放射性污染,而且会波及欧洲其他区域。等于说,西方国家如果任由乌克兰向核设施进行攻击,无异于“自杀”,所产生的战略威胁形态会超出欧洲人的预期。
谁能阻止对核电站的炮击?
国际社会对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局势深感关切。当地时间8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开会讨论相关局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采取措施为紧张局势降温,建议“在技术层面上就非军事化的安全边界紧急达成协议”。以视频形式与会的IAEA总干事格罗西表示,尽管目前看似没有直接的核安全威胁,但形势依然严峻,“情况随时可能生变”,他再次呼吁IAEA能够尽快进入扎波罗热核电站进行检查。
同一天,美国国务院表示,美国注意到扎波罗热核电站周围“危险的”战斗,支持在该地区设立“非军事区”的呼吁。
在法国总统马克龙斡旋下,事情有了转机。当地时间8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应邀与马克龙通话讨论扎波罗热核电站局势时,同意法方的建议,即尽快派遣IAEA专家小组进驻核电站进行现场安全评估。普京称,俄罗斯会为IAEA代表团进驻提供必要的协助。
同一天,IAEA声明称,本次代表团将由格罗西总干事亲自带队。而俄方宣布,IAEA可能于9月初到访扎波罗热核电站。
在崔洪建看来,俄法领导人通话,尤其是四国领导人表态后,扎波罗热核电站问题解决进程可能有所加快,国际组织的介入也将更为高效,事态似乎朝着缓和的方向发展。然而,围绕IAEA代表团进驻,以及关于具体解决方案的出台,各方还将开展激烈的博弈。
俄乌继续“暗战”
俄新社21日报道称,俄方指责乌军前晚从第聂伯河对岸使用西方提供的远程武器,再次炮击扎波罗热核电站附近,不过并未损害核电站关键设施。此前两天,乌国家核电公司称,俄军已向扎波罗热核电站管理层宣布,只有确保机组运行的操作人员才能进入现场,并且俄军还计划暂停热核电站运行,已切断核电站同乌电力系统的连接。扎波罗热核电站为乌克兰提供1/4以上的电力供应。
在崔洪建看来,要真正解除扎波罗热核电站问题,应该将“核电站非军事化”视为长期化目标,而非只为国际组织进驻提供条件而设定。此外,对于乌克兰最为关切的,俄方控制核电站后是否会将输电方向转向俄罗斯本土或克里米亚,也是较为棘手的问题。总之,扎波罗热核安全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有赖于俄乌冲突缓和,尤其是双方的直接谈判,仅靠国际社会的穿梭、斡旋是不够的。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毕俊杰)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