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饱经沧桑的车夫,一辆轻便灵巧的三轮车,在街头巷尾自由穿梭的画面,是大多数崇明人难以抹去的记忆,也这座城市影像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已经70岁的顾鸿炎是崇明城桥镇人,也是一位蹬了20多年三轮车的人力车夫。他回忆到,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崇明城桥镇的大街小巷里,便涌现出了这道绿色的流动风景——人力三轮车。当时,“蹬三轮车”作为扶持下岗工人再就业、解决百姓出行难的一项鼓励政策刚刚开始推行。处于下岗窘境的他和妻子,迫于生计,去崇明堡镇花700元买回了一辆编号为“316”的人力三轮车,夫妻俩与三轮车就此开始。
老顾说彼时还没有共享单车,其他公共交通也比较匮乏,城桥地区又遍布着各种弯弯曲曲的小巷子,而人力三轮车轻便灵巧,穿梭自由,几乎可以到达每一个角落,因此是和人们出行需求匹配度很高的交通工具,巅峰时,岛上有1800多三轮车,将人们送去各自的目的地。相对于出租车和公交车司机而言,三轮车夫和乘客的距离更为亲近,关系也更为亲密。护送老人去医院、接送孩子上下学、与特殊乘客定期定点的联系……淳朴善良的三轮车夫总是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很多工作之外的事情,尽心竭力地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顾客。人们依赖有人情味的三轮车,也依赖和有温度的三轮车夫。
而对于像老顾这样一蹬几十年的三轮车夫而言,脚下的三轮车,已经不仅仅只是一个谋生工具了。多年来,它就像一位配合默契的老友。寒来暑往,风霜雨雪,他们都会坚持出程,携手“战斗”。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车闸一起一落,三元两元叮当作响,却共同撑起了一个家贫乏的生活。
如今,随着时代的更迭和进步,新型交通工具的不断涌现,人们对三轮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少。今年六月以来,崇明城桥镇人力三轮车就已经正式退出营运市场,“蹬三轮车”这一行当正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老顾也把自己心爱的“316”号三轮车交回了镇里,留下一句感慨万千的“别了,我的三轮车。”
时代发展很快,三轮车却很慢,但三轮车承载的情感分量很重,即使锈迹斑斑,也从未被人们遗忘。
关键帧:
吱吱呀呀三个轮
遮风挡雨一车篷
勤勤恳恳相支撑
岁月难抵心意诚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朱亦敏 高原 编辑:王珏)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