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立法机构这两天连续上演“老兵围城”。数万名退役老兵、公务员、教师因不满蔡英文当局的所谓“年金改革”,愤而包围立法机构,阻止对“公务人员退休抚恤法”进行审议。蔡英文当局如临大敌,为了阻止这些退役退休的军公教人员进入会场,在立法机构四周架起五层拒马、蛇笼、刀片,仿佛层层“铁幕”,并动用数千名警察与民众对抗。
看着现场群众愤而追打“绿色民意代表”的混乱场面,前几天经过台湾中横公路的情景又呈现在我的眼前。
台湾中横公路东起花莲县太鲁阁,西至台中县东势镇,是台湾第一条贯穿险峻的中央山脉,将东海岸与西海岸连接起来的横贯公路,与南横、北横公路相对,常被称为中横公路。中横公路蜿蜒近300公里,所经之处地形复杂,从平地到三千多米高的合欢山,许多路段必须邻渊凿壁而成,一路隧涵桥梁相连,九曲盘肠。1950年,台湾公路管理部门请美国人勘探设计,美国工程师认为要花11年时间才能完成工程。后来又请日本人设计,估算要7年时间才能完成。是的,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修筑中横确实是一个十分限巨的工程。
然而,1956年7月7日,中横公路举行开工仪式,到1960年5月9日通车,台湾仅用3年9个月18天就完成了这个工程。工程之所以这么快完工,不是当时的施工技术有了进步,也不是当时的工程机械有了新的发明,而是开凿这条公路的是那些刚刚拿了微薄退役金而又无家可归的退役老兵。当时,台湾当局通过“退除役官兵就业辅导委员会”动员了一万多名退伍的“荣民”,他们用十字镐和炸药,硬是在悬崖绝壁之上开凿出这条今天被人们喻为最美景色的山区公路。今天,当你走在太鲁阁段的步行道上,看着脚下的绝壁,感觉对面的山崖象一堵墙似的向你砸来,你就可以想象出当年那些退役的“荣民”们以绳缚腰,在悬崖上打钢钎装炸药的艰辛。不到300公里的路,有212人献出生命,702人受伤,几乎是每公里就牺牲1人。
那天,导游遥指着一处飞流环绕的建筑告诉我们,那里是“长春祠”,是为纪念修筑中横公路献出生命的212个老兵而修建的。一车人齐齐盯着那个方向,沉默了。
在台湾,老兵或者叫荣民,是社会政治生活中一个始终绕不开的话题。这次在台期间,我们到台北景东里交流,参观社区时就遇到一个祖籍四川的老兵。老人80多岁了,但身体硬朗,精神闪烁。这位从朝鲜战场来到台湾的老兵,手臂上还有当年在战俘营的纹身。只是被裹胁来台后,并没有马上过上幸福的日子,与没钱没家的老兵们一起,他在坟地边上搭了窝棚度日。当年的荒郊,今天己是闹区。但他们依山坡而建的房子虽然经过改造,与一路之隔的高楼仍然形成巨大落差。问老人想家吗?老人笑了,说,这里就是我的家呀。旁边里长告诉我们,老人虽然年高,但身体很好,社区的事都来做的,当义工比谁都积极。
是的,这些来台湾几十年的老兵,也许,慈母的眼泪会常常在梦里缠绕,但那更多的已是遥远的想念。而台湾,这个消磨了他们青春年华的地方,才是他们的家。他们是四川人、湖南人或者江苏人,但他们现在更是台湾人。他们早已融入台湾社会,他们和其他台湾人一样热爱他们的社区、热爱他们的家园。台湾那些生下来就可以住高楼、到清境农场剪羊毛、到太鲁阁看美景的人骂他们,要他们“滚回大陆”的时候,心里何来的“台湾人”的优越?
这些老荣民,他们当年百战未死,不打仗了,他们打钢钎、埋炸药,开山筑路,他们搭窝棚、修小道,荒郊野外有了人气,他们打卤面、卖馒头,才有了台湾街头巷尾的迷人小吃。他们在台湾最困难的年代,用自已的双手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他们什么时候就变成了“肥猫”和“米虫”了呢?
台湾社会确实有许多问题需要改革,但如果“改革”只有对政治对手的清算,或者,“改革”只是“台独”分子们对坚持“一中”族群的剥夺,更或是,借着这种剥夺,制造寒蝉效应,为“台独”开路,那么,这种“改革”只能制造族群对立,进一步加深社会裂痕。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