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利用存量资源改造养老服务设施的并不少见,而徐汇区天平街道的“66梧桐院”邻里汇,依然让人眼前一亮。这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年初投用,其特别就在于,它是从一幢邬达克设计的老洋房变身而成的。当历史建筑被用来做为老服务,这座梧桐树下的88岁老洋房会续写怎样的城市故事呢?
梧桐树荫亭亭如盖,推开乌鲁木齐南路66号这栋老洋房的大门,就能听见一片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这座88岁高龄的英式乡村风格花园别墅,由匈牙利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建造,最早是国际礼拜堂牧师的居所。
自2017年,在此办公的徐汇区体育局整体迁出后,属地主管部门就谋划着,将这栋历史建筑修缮后,向居民们开放。徐汇区天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董建平说这样的规划,就是为了把最好的社区资源,最好的空间场所,用于为民服务。
修缮期间,专家们比对着邬达克的设计手稿,精心还原每个细节精心。
“我们用了脱漆剂让施工人员一遍一遍去把它洗下来,这个门所有的花式全部露出来,这种几何纹样的装饰是邬达克特别喜欢用的纹样,你摸上去就是像波浪一样起伏,同时在嵌的这个位置做了草花的纹样。”上海市建筑学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专家沈晓明介绍道。
2020年1月,老洋房重生亮相,得名"66梧桐院",成为天平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向所有居民敞开大门。
一杯清茶,一把折扇。每周二、四,老戏迷们会专门来这里"打卡"听评弹。
“以往在书场听,今天在洋房里听,哈哈。”
“这里环境好啊,这么高级的房子给我们老年人来听评弹,我们老年人可以安度晚年啊。”
这个房间,年近八旬的时髦阿姨们正在学插花。
“我们有时间这样陶冶陶冶不是很好嘛,还可以认识朋友。”
“心情很愉悦的,好像自己提升了。”
阅览室里,书香飘逸;放映室里,老电影唤起了老伙伴们的共同记忆。
“我们把社区各个领域,各类主体的资源都汇集到这个平台上,然后再以需求为导向辐射到一老一小为主的社区全人群。”徐汇区天平街道社区党建办公室主任杨华介绍。
小楼里还有养老顾问的一门式办事窗口。康复推拿、辅具讲解、中医坐诊、老年助餐,老年居民的基本需求都能在这里得到满足。
高老伯每天一日三餐都会来此报到,这里菜品丰富,价格也比周边便宜20%,65岁以上的长者,街道还会有补贴,“高温时间家里就不烧了,就来这里吃,我们吃一点带一点,晚上也不烧了。”
餐厅还能提供送餐服务,每天大概有160客通过配送小哥,把老人的餐品配送到7个助餐点以及老人的家里。
墙上贴着66梧桐院的最新安排表,在这座88岁老洋房里,时光历久弥新。
徐汇区民政局副局长蔡宏备:“要进一步发展到康养体养文养的结合,使得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能够得到全面保障。”
上海市建筑学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专家沈晓明:“历史建筑融入了当今的上海城市文化氛围中承担更多的社会功能才能够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目标。”
保留保护历史建筑,不仅仅是留住建筑本身,更要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为历史建筑不断注入新的功能和活力,这处老宅的重生,就是个很好的借鉴,在重视保护修缮的同时,也做好活化利用,让老建筑能融入到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当中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李怡 师玉诚 实习编辑:程玲)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