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是马路上的“隐形杀手”。然而,如今在网约车行业,“熬时间”几乎已经成为了从业者的共识。不少司机表示“没有一个专职做网约车的司机不是疲劳驾驶的”。
“眼睛睁开就开始开,直到开不动了再停。”、“困了就嚼槟榔,我们这一行都吃槟榔。”、“晚上两点半睡,早上七点起来。”这些都是网约车司机的真实感受。如此超长时间“待机”,睡眠严重不足,这样的驾驶状态之下,意外随时可能发生。
在上海网约车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的背景之下,租车公司宣称的美好“钱”景与驾驶员们苦不堪言的“吐槽”形成了巨大的落差。还有司机师傅表示,如果想攒一些积蓄,唯一的出路就是拉长出车时间。一位司机告诉记者,自己的车租平均到每天是240元,加上充电支出,每天的成本就是300多元;再加上吃饭租房的费用一百多元,每天支出至少在四五百元。另一位司机则表示,每天要跑够8小时,才能“跑出成本”。
作为研究“互联网+交通”最活跃的学者之一,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长期关注网约车行业。他表示,根据自己的调研数据,司机们所说的情况属实:“目前上海网约车司机的小时流水大概在40到45元左右。租车公司埋的一些‘坑’加上平台的一些不合理规则,又加剧了这种‘卷’,使得司机收入确实和网约车市场刚刚兴盛时期相差甚远。”
安全驾驶的责任本应由租车公司、叫车平台和司机三方共同承担,但实际操作中,司机却被迫承担了最大的压力。而由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最终的人身伤害风险只能由网约车司机和乘客分担。顾大松认为,平台和主管部门的监管系统之间应打通信息壁垒,形成合作机制,及时关注司机的工作状态,保障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出,《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距离上一次修订已时隔13年,相关内容已经严重滞后,呼吁将对网络预约出租车的管理也纳入其中,在合规监管上,标准统一;在运营模式上,营运主体与驾驶员要实现利益挂钩,共同承担;在运价机制上也要有所创新,将无序竞争归于良性,推进出租汽车业态融合发展。
编辑: | 周杰 |
责编: | 邓爱华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