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目前上海登记注册电动自行车为1200万辆,位居全国第一,因电瓶充电引起发的火灾时有发生。去年五月,《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修改执行,强调“疏堵结合”,在对违规充电行为的综合治理的同时,还要加强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市人大代表龚顺美是老旧小区的基层干部,连续两年提出充电桩转换电柜的建议,但实际成效并不明显,那么,推进过程中有什么难点呢?
东新支路55弄小区是个建于八十年代的老小区,580多户居民,有280辆左右的电瓶车,充电问题令人头疼。去年,属地想尽办法螺蛳壳里做道场,在有限空间里加装了充电桩,但100个插口依旧难以满足居民需求。“有的人充上去就不管了,就跑了,第二天早上才来,这样就更加紧张,就根本挨不到充。”小区业委会主任朱志强说道。
党总支书记龚顺美,也是市人大代表,身在基层,她对于居民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感同身受,如果小区内无法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就会有人铤而走险,将电池或电动车带回家中,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她建议,老旧小区空间有限,除了尽可能加装充电桩,也可以考虑引入一些充换电柜。“小区有足够地方的话,建议还是放在小区内,上海有很多小区是天然不够这样的公共区域的,政府选点的时候是否考虑就近,犄角旮旯路面的地方放一点,方便周边老旧小区。”
对此,普陀长寿路街道表示,确实已经有此考虑。社区平安办公室主任刘勇对此称:“在选址的基础上,在街道这一块和区级部门争取对第三方运营公司的政策或者是资金,从企业角度上也有更多优惠和实惠让给居民。”
和充电桩相比,充换电柜确实有着不少优势,比如无需等待,一分钟就能完成换电,而且占地面积小,安放也更灵活,同时符合消防要求的充换电柜,也能有效避免“飞线”充电和超时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
上海市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专班督导专员王震介绍:“当电池出现亏电、鼓包、漏液、短路等现象,后台就会自动报警停用,从源头和瓶颈上解决自行车的安全隐患,从我们实践来看,换电这个办法还是很有效的,比如宝山区高境镇在去年下半年开展换电模式以来,虽然仅仅有近1成市民先行先试参加换电模式,但是全区的电动自行车事故发生率 却比上半年下降了2成。”
宝山区从去年8月开始试点推进充、换电柜建设,不过,从率先试点的高境镇来看,多数的充、换电柜依然主要集中在街面,受众还是以外卖、快递骑手为主。“像我们租房子,小区里面充电很不方便,而且危险性大,现在换电方便一点,价格也适合。”
唯一落成换电柜的小区仅有共和一村,而且原本计划建设四个换电柜,最后只有2个落地。居民认为:“放在小区里面,有个什么问题,放在你家窗口你肯吗,不肯的,害怕万一失火了呢,居民总是担心的,摆到公共的地方最好。”
专业人士介绍,邻避效应确实是在小区内推广建设充电柜的一大难点。“推进有难度,小区居民投诉,放在旁边风扇会响,小哥换电的关门声也会有打扰。”上海市消防协会电动自行车分会副会长张策如是说。
除此之外,目前的充换电柜还有类型的限制,基本只能换锂电池,但大部分居民购入电瓶车时买的是铅酸电池,而且由于充、换电柜分属多个品牌,要使用还必须得支付打包价,使用指定品牌的电池,很多居民也不愿意。“居民觉得自己有电池的,用你电池干嘛呢,我自己买来是新的没多少时间,租你电池每个月要付租费,换电还要钱就没意思了。”
多位市人大代表都认为,上海还是要尽快出台充换电柜的强制性标准,明确市场准入门槛,让不同品牌的电池能够通用,同时设置合理的定价。此外,充换电柜必须经过消防认证测试,落地运营之后,所有充、换电柜和提供给用户使用的锂电池,也必须接入监控平台,为消防安全保价护航。
对此,市人大代表 永定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龚顺美指出:“什么样的门槛什么样的企业,一定要有资质,不能像前几年共享单车一样,百花齐放,最后大浪淘沙。”而市人大代表、杨浦区殷行街道党工委书记邱红也提出:“没有统一的建设标准,主要是企业自己按照居民的要求,然后进入居民区来装的,也是五花八门,建议还是要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准入标准,质量方面、后续的维保也要考虑的。”
编辑: | 尤颖慧 |
视频编辑: | 刘奕达 |
摄像: | 王毅 孔权 高原 |
责编: | 虞之青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