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晚,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消息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人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阳区相关医疗机构得到妥善救治,相关防控措施已落实。
11月13日,健康报记者获悉,这两名患者是从内蒙古当地由救护车护送至北京朝阳医院,相关部门已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了隔离观察,公众不必恐慌。
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办已安排国家级专家赴内蒙古指导当地开展溯源工作,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并对密切接触者等进行医学观察和预防性服药。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在接受健康报专访时表示:
因患者死后全身皮肤呈黑紫色,历史上,鼠疫又被称作“黑死病”,曾造成大量死亡。但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及现代医学的发展,鼠疫已由不治之症变为可防可控,且绝大部分为散发病例,此次北京不会暴发鼠疫大规模流行。因此,公众不必再闻鼠疫而色变。
未见后续病例
“除了这两名患者,目前未出现后续病例。”电话的一端,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说。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另一种方式为人传人,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也是鼠疫中较为凶险的一种,此次疫情中的两名患者即为肺鼠疫。
北京市不是鼠疫疫源地,自然环境中不存在鼠疫菌,老鼠中也不带有鼠疫菌,市民没有通过接触鼠等动物而感染的机会。
两例输入病例发现后,北京市卫健系统已及时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病例进京后活动情况开展了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对可疑暴露人群进行了详细的排查,对接触者进行了医学观察和预防性服药,对相关场所进行了终末消毒,同时加强了发热病人监测,此次疫情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极低。市民可正常工作、生活和去医疗机构就医,不用担心感染风险。
冯子健解释,作为首善之区,北京的医疗技术水平名列前茅,尤其是非典之后,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度重视,北京地坛医院等传染病专科医院以及北京朝阳医院等综合性医院的传染病防控条件均得到了大幅提升,这也为此次有效处置疫情打下了坚实基础。
记者获悉,目前由国家级专家及北京市专家组成的医疗专家组正在对两名患者进行积极救治。
冯子健表示,除了救治患者,目前的另一重点工作是开展溯源,“尤其是排查内蒙古当地的密切接触者。”记者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办已安排国家级专家赴内蒙古指导当地开展溯源工作,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对密切接触者等进行医学观察和预防性服药。
大规模流行几无可能
鼠疫远在2000年前即有记载。
冯子健表示,世界上曾发生过三次鼠疫大流行: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流行于欧洲,死亡近1亿人;第二次发生在14世纪,此次流行最为严重,波及欧洲、亚洲及非洲北海岸,这次鼠疫大流行总共复发了4次,夺去了亚洲、欧洲和中东地区2500万人的生命。第三次大流行以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超过了前两次而出名,这次鼠疫蔓延到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陆,10年间传到77个港口的60多个国家,波及地区有非洲、美洲、印度及我国云南、广东、海南岛、香港、厦门、福建、内蒙古等地,死亡共达10万人。
冯子健说,我国现有11块鼠疫疫源地,类型多达12种,是世界上鼠疫疫源地分布最广、类型最复杂的国家,多数分布在西北、西南等地区。20世纪50年代后,鼠疫在我国得到了很好控制,鼠疫人间病例的发生均出现在鼠疫自然疫源地以及有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地区,呈散发或较小范围内的暴发,发病率急剧下降,但发生人间鼠疫的危险依然存在。
在我国西部的广袤地区,鼠疫是由啮齿动物和跳蚤把鼠疫杆菌传给人和动物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其中,染疫旱獭在传播鼠疫给人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多年来,中国鼠疫病人大多因捕猎旱獭、剥食旱獭所引起。
旱獭是不会主动与人接近的动物,其寄生的跳蚤也不活跃,很少叮咬人液。人不袭击旱獭,人间鼠疫基本上不会发生。但是,中国南方吃无禁忌的饮食文化,以及草原地区狩猎、放牧等与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的生产活动,让其与鼠疫的亲密度大大增加。
“从历史来看,鼠疫防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长期坚持。”冯子健说,如今,鼠疫虽已罕见,但并没有完全消失,因为它仍然会在鼠类中传播,一有机会还会传播给人类。
在20世纪80年代,非洲、亚洲和南美洲每年都有发生鼠疫的报道。目前,每年全球大约有1000-2000人感染鼠疫。比如,美国平均每年会有10多人从野外鼠类感染鼠疫,1/7的患者死亡。
冯子健强调,虽然鼠疫在历史上留给人类惨痛的记忆,但随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及现代医学的发展,鼠疫已非不治之症,绝大部分为散发病例,人群大规模感染几无可能。因此,公众不必再闻鼠疫而色变。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