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由豫园文化创意制造所和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视觉传达专业联手合作的“豫·新生”毕业设计展拉开序幕。这是上海美术学院毕业设计展第一次走出校园,来到上海老城厢豫园。位于豫园文昌路三楼的“文昌The Space”,是一个全新开放的展演空间,也是豫园首次对外开放该区域。
设计展主题取名为“豫·新生”,蕴含两层含义,代表上海美术学院年轻的文创设计力量和豫园商城形象的更新升级。
上海美术学院作为海派艺术的大本营,孕育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年轻设计师,他们在海派创新精神的熏陶下,逐渐成为一股新晋崛起的设计力量。本次展览共展出29名学生的毕业作品,这些被倾注了大量心血的毕设作品,带着他们对上海这座城市精神和文化的理解。除体现个人想法的毕设作品外,部分学生以上海百年品牌为研究课题,对品牌焕新设计。熟悉的上海百年品牌,在学生天马行空的脑袋里被玩出了众多花样。
梨膏糖是上海豫园的特产,百年制作工艺延续至今,已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通过对梨膏糖包装的创新设计,让老品牌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用来包裹梨膏糖的塑料纸包换成了纸,更环保,更古朴。包装形式配合游客在豫园中的行为所设计:游览时可购买小包品尝;离开时如有购买礼物需求,积小成盒、积盒成袋,相赠于人。
盒子呈现蓝黄两色,蓝色代表上海,黄色代表梨膏糖核心原料:枇杷。用朱品斋的建筑形态设计笔形特征,包装正面运用豫园瓦檐尖翘,体现梨膏糖和豫园的渊源。
内盒以梨膏糖的方块形状,配合四方连续的黄蓝色纹样,形成了一个“动画演示”。抽动时,下层图案随之变化,顾客可以了解到沿传至今的梨膏糖制作过程。
上海筷子店,是豫园内的一家老店。作为上海首家筷子专业店,它用各式各样的筷子,满足家用、馈赠、收藏等需求。它所代表的上海筷子文化,是豫园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服饰与中国特有的饮食工具(筷子)都是中式文化所独有的,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是文化自信的支撑力量。本套设计以上海筷子作为灵感源点,设计融入了南北朝、汉朝、唐朝、宋朝、明朝五个朝代的服饰色彩、纹样特征,将其用于现代化的包装设计,是“衣”“食”的结合,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满足现代化需求的同时,又体现了中式风格的神韵。
“上海美术学院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际上学习的内容和产出的作品内容,都是应该和市场紧密结合的。”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陈青表示,豫园也是上海重要的文化品牌,它的老字号也能够代表海派文化的一些特征。“学生选这个题,也是在阅读上海,也是在用自己年轻一代学生的思考,展示对海派文化的热情。用专业的手段,专业的语言,去挖掘和表现它的一种方式。”
“豫·新生”也寓意着豫园文创的更新升级。豫园文化商业集团文创设计事业部总经理孙佳妮介绍,此次展览活动的缘起是上海美院的老师带着他的学生到豫园来做考察。“我们介绍了很多我们豫园自己有的老字号品牌,四月份的时候老师就邀请我们去学校,看他们的毕业展,我们熟悉的老字号在学生的创作中,迸发出新的活力。”
事实上,自2018年开始,豫园商城应对消费升级与城市更新趋势,汇聚了文化、创意、设计等领域的年轻力量,正式启动改造与升级工作,提升“豫园故里”、重塑“豫园漫步”,打造“空中豫园”。
“豫园故里”侧重于文昌路、九曲桥广场核心区域的老字号品牌提升和传统街区打造。南北延伸的“文昌路”是一条穿越豫园商城核心区域的动脉,此次改造对其进行以文化为主题的整体规划升级,同时引入更多能代表上海品质,承载海派文化基因的优质商户。改造完成的文昌街已于今年年初以焕然一新的面貌亮相,曾经沿街的小商户已被各种极具文化特色的创意小店所代替,在这里能找到充满海派韵味的设计师礼品,体验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感受豫园古老的银杏树下中国传统手工艺之美,还有各类陶器、瓷器、扇子、苏绣、丝绸的文创小店,每一间都值得游客进去走一走。
此次毕设展的策展团队“豫园文化创意制造所”希望借助此次展览,为新锐设计师提供一个舞台,让新生力量有机会和大家见面,把大家熟悉的品牌用创新的演绎手法呈现出来,让过去与现在对话,激发更多灵感与想法,带领观众以一个全新的视角体验上海。据悉,“豫·新生”毕业设计展为期2个月,8月30日闭展,展览期间免费对公众开放。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琳琳 刘宽漾 实习编辑:李珂)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