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浜路东起东横浜路,西至青云路,是横穿宝山路连通多伦路直达海伦西路的一条小马路,分西中东三段。长626米,民国四年(1915)筑因为靠近横过来的一段沙径浜而得名。
横浜路35弄景云里是1925年建造的弄堂,砖木结构石库门,坐北朝南的三排三层的石库门楼房群。这一条与多伦路相通的小弄堂,确实不起眼,即使在石库门建筑中也不属于高档次的,但就是这条小弄堂,曾有历史文化名里之称。
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鲁迅、陈望道、茅盾、叶圣陶、冯雪峰、柔石、周作人等一大批文化人就在这附近相邻而居,从事创作、编刊等文学活动。在景云里这个方寸之地,鲁迅创作了大量的杂文;茅盾写出了一时令洛阳纸贵满城争读的《蚀》三部曲;叶圣陶创作了他的扛鼎之作《倪焕之》;柔石写成了《二月》……一时间景云里成了进步文学的发祥地,万众瞩目精神家园。
景云里4号
《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陈望道等人开设的大江书铺旧址
1928年9月陈望道与汪馥泉主办的大江书铺正式开业。书店开业后,即以出版进步书刊,宣传马克思主义著作,介绍先进的科学的文艺理论为特点,在上海书界,成为推动当时左翼文艺运动的一个重要据点。当年许多著名作家的优秀文艺作品大都是在大江书铺出版发行。由于出版物被查禁,造成亏本,再加上经营不善,1933年停业,其财产与存书盘给开明书店。
《共产党宣言》首译者陈望道
景云里11号(前门)是茅盾、冯雪峰、叶圣陶旧居。叶圣陶1927年5月迁来景云里11号,主编《小说月报》并写下《倪焕之》,编了整整24期的《小说月报》,发现扶掖了大批文学新人,日后这些文学新人都成了著名作家。巴金的小说《灭亡》、丁玲的处女作《梦珂》,成名作《莎菲女士日记》、戴望舒的《雨巷》、施蛰存的小说《绢子姑娘》、沈从文、朱自清、王统照、鲁彦等都是经叶圣陶之手,先后在《小说月报》上发表而风靡全国的。
茅盾
冯雪峰
叶圣陶
1927年同年,茅盾因躲避通缉,秘密住进景云里11号。他足不出户,蛰居10个多月,在苦闷和彷徨中创作了《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和《追求》三个中篇。就是在这里他开始用茅盾作自己的笔名。
两年后,冯雪峰于1929年2月迁居景云里11号茅盾3楼家中,与鲁迅过从密切。
景云里内景
景云里11号茅盾,冯雪峰,叶圣陶旧居
冯雪峰1928年初来到上海,1929年2月迁居景云里11号茅盾3楼家中。经柔石介绍与鲁迅交往,成为鲁迅后期战斗生活中的忠实学生和亲密战友。1949年6月,冯雪峰携妻儿入住东横浜路82弄2号一底层房子,后赴京参加第一次文代会。
景云里14号市总工会短期办公旧址
1926年11月30日,上海总工会召集各区100余名工人代表开会,议决总工会公开办公,委员长由汪寿华代理,定横浜路景云里14号为公开办公处。12月8日,上海总工会第四次被查封。11月11日,各产业工会代表2000余人前往总工会会所,他们把门口站岗的警察看管起来,自行撕去封条,打开大门,然后排成游行队伍,沿途高呼口号,燃放鞭炮,将桌椅用具一齐送到印刷总工会会所,作为上海总工会临时办公处。
横浜路景云里17、18号鲁迅旧居
横浜路景云里17号则是鲁迅先生的旧居。其实,鲁迅最初住的是景云里23号。1927年鲁迅辞去广州中山大学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职务,携夫人许广平来上海,在三弟周建人的帮助下,鲁迅10月3日到上海,10月8日就住进了横浜路景云里23号,这是他俩到上海后第一个同居的寓所。
由于住所周围很不安宁,不到一年,1928年鲁迅移居到同排18号和周建人(鲁迅三弟)一家同住。1929年2月,景云里17号空出,鲁迅喜欢它朝南又兼朝东,于是从18号迁入17号新居。为图两家往来方便,在17号与18号之间打通并设一木门,仍从18号后门进出。
鲁迅与许广平、周建人、林语堂等
就在鲁迅从景云里23号搬家不久,一个叫赵平复的男青年来做客,鲁迅和他谈得很投机,还把23号介绍给他住,这个男青年的另一个名字叫“柔石”。
要说1928年秋起的那几个月里,鲁迅象蚂蚁一样在17、18号之间搬来搬去,他空下的23号留给柔石租了。周海婴就是在景云里出生的,而且一住就是2年多。
景云里23号柔石旧居
柔石(1902-1931)是浙江宁海人,1928年6月来上海,与鲁迅过从甚密,是“左联五烈士”之一。1928年9月至1930年柔石居住于此。在此期间,柔石创作小说《二月》、《为奴隶的母亲》等作品,担任了《语丝》的编辑。
说完了景云里再说东横浜路。东横浜路南起海伦西路,北至多伦路。长423米,民国二十年(1931)筑,因在横浜路东,故名。沿路多为住宅。
东横浜路82弄2号冯雪峰1949-1951年旧居
前面提到景云里11号前门是冯雪峰旧居,直至1949年6月,冯雪峰又携妻儿入住东横浜路82弄2号底层房子,直至1951年奉命进京担任新职。
内山完造(左一)、鲁迅(右二)
东横浜路122弄9号内山完造旧居
还有鲁迅的挚友内山完造,1942年,内山夫妇迁居东横浜路松桐里(今东横浜路122弄)9号。1945年1月13日,内山夫人在上海病逝。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10月23日内山书店被国民党当局接收。10月内山迁回千爱里3号居住至1946年4月。
部分内容来自:弄堂上海典故,《横浜路、东横浜路、秦关路、黄渡路》一文
看懂上海粉丝群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员”申请入群
(申请时请注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样)。
等侬来喫一杯老上海的茶!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