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19岁的彭兴利因为“下地干活最拼命”,被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中榆树店村的乡亲们选为生产队长。而后的42年时间,生产队长成为了党支部书记,中榆树店村也从全乡的落后村变成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
国庆节将至,村里大多数客房都已订满,但彭兴利家的客房没有一个订单。有人打电话订他家房子,他把订单推给其他村民,“还有乡亲的房子空着,这订单我就不能接。”
近日,2296名党的二十大代表名单公布,彭兴利的名字也在其中。这位不善言辞、爱戴草帽的村支书,被村民们称为“草帽书记”。彭兴利说,“只要村里能好起来,我能做的,都会做到,我能给的,也会给到。”
“我没把自己当官,我就是个劳动力”
喇叭沟门满族乡是北京最北的乡镇之一,被当地人称为“北极乡”,这里有北京地区罕见的云海和千亩白桦林。中榆树店村就在通往白桦林景区的路上,村里共有115户、267人,交通闭塞、耕地稀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是全乡经济水平最落后的村子。
而彭兴利家,是全村最穷的一家。在靠记工分换收入的年代,一个青壮年劳动力每天能挣到十个工分,而彭兴利的母亲双目失明,全家只靠腿脚不方便的父亲挣工分,父亲一天能挣8.5个工分。“别人家吃上饽饽了,我们家还是吃野菜。我发现,父亲一个人挣工分,养不活我们全家,作为长子,我要担起责任。”
14岁那年,彭兴利三年级的书没念完,便辍学帮生产队放了一年猪,后来又放了一年羊,工分挣到了九分。“我有一个妹子,两个弟弟,帮助父母把他们养大,是我的责任。”
彭兴利常常天不亮就下地,喇叭沟门满族乡夏天光照大,人们要戴着草帽,头皮才能经得住烈日灼烤。14岁的彭兴利刚戴上草帽,觉得有点大,弯腰的时候,帽檐还挡住眼睛。到16岁,他被生产队长安排去打浆,就俨然是村里的一个“把式”了。
“我们山里人就是这样,谁最能干,就选谁当队长。当时我19岁,大伙儿都说我最能干,就让我当一队队长。不过我没把自己当官,我就是个劳动力。”彭兴利说,他一个十几岁的人当队长,心里也有点发怵,为了对得住大伙儿的信任,他每天第一个下地,最后一个走。
1984年,成为村委会主任的彭兴利,带着村民们做玉米制种,那是一个全新的尝试。玉米制种是一个精细活,种业公司要求种植户必须把田间母本散粉株率控制在2‰以内,也就是说,在太阳升起之前必须把雄穗抽掉。彭兴利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准时起床,带领村民到地里摸苞去雄。一年多的时间,村里就出现了20多个万元户。
21世纪初,玉米制种业公司化改制,中榆树店村退出玉米制种。彭兴利把村里致富的希望瞄向养牛业,对于世代以种植业为生的村庄来说,养牛无疑是天方夜谭。彭兴利为了打消乡亲们的顾虑,拿出所有积蓄,借贷数万元,在村里第一个搞出养殖场,然后把经验全部传授给村民。中榆树店村实现了种植业到养殖业的转型。
随着时代发展,中榆树店村的养殖场逐渐被腾退,彭兴利又想到了依靠新农村建设发展旅游的方法。但这次,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许多人开始质疑这位“草帽书记”。不善言辞的他,没有给村民太多解释,而是用实际行动给了村庄一个答案。
“你们放心,我第一个拆房子,最后一个住房子”
2012年,中榆树店村里,一群人围着戴草帽的彭兴利。村庄要拆除重建,许多村民反对:“房子我拆了,别人不拆怎么办啊?”“拆了房子以后我住哪儿啊?”“新房子的质量能保证吗?这事儿靠谱吗?”
“你们放心,我第一个拆房子,最后一个住房子!”彭兴利家的房子是拿卖牛钱建的,他率先让施工队拆除了。新房建好后,他和妻子还有两个女儿,也是全村最后一家住进去的。
“我这人没读太多书,但就是爱琢磨事儿。”彭兴利告诉记者,中榆树店村位于“白桦生态谷”旅游环线上,在新冠疫情之前,每逢旅游旺季,都有川流不息的旅游车穿村而过。每次看到这一派热闹景象,他都在想:这些来往的人,要是能有三分之一住进我们村该多好。
“可是,以前的中榆树店村破破烂烂,陌生人瞅都不瞅一眼。虽然我们村通过玉米制种、养牛,已经有经济基础了。但是村貌太差,很难吸引人。要发展旅游业,就要提升村貌。”
彭兴利带头拆了自家房子,加速了中榆树店村的改造进程。全村用了不到8个月时间,完成了百余户标准化农村新居建设工程,建房800余间,实现了“当年拆迁、当年建设、当年回迁”,并且做到了“建设无纠纷、质量有保障、事后无上访”。
村里的老人经常说,“要是没有彭书记,我们就住不上新房子,只要我们这些老人们还活着,就要告诉孩子们,永远都信任彭兴利。”
为了给中榆树店村的村民们做示范,彭兴利和十几名党员率先装修房子、办理相关证件,开办第一批民俗客店。当年,彭兴利家的接待收入就有几万元。村民们见到民俗旅游有发展前景,也纷纷跟着干起来。
等到把村民发动起来了,彭兴利就主动把客人往别人家推。有人打电话,专门要订他家房子,他不同意,“乡亲们的客房还空着,我不能把客人接到自己家里来。”
后来,村里组建了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调配客源。作为社长,彭兴利更是从来没先往自己家安排过一次客人,都是别人家都安排满了,再想着自己家。现在他们家一年的接待收入也就几千块钱,与左邻右舍动辄数万、十几万的年收入相差甚远。
民俗户崔凤起说:“凭兴利书记的能力,只要他想干,肯定是我们村数一数二的,他们家临街,他是不想抢我们的生意。”
“我还有些力气,会继续给村里做事”
“以前大家伙儿种玉米的时候,我就想,玉米有一天行不通了,中榆树店村的乡亲们咋办?后来怀柔区一个领导给了我一本书,是关于养牛的,我就好好学养牛技术,带着大家干养牛了。再后来,看见别的村搞旅游,所以想着把我们村也往旅游方向上引。”彭兴利的脑袋里,时刻想的都是怎么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彭兴利没有智能手机,他还不太会上网,腰间别的是老式手机。“有时候会担心,现在科技发达了,我的思维会不会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节奏?那村里下一步怎么发展?要靠什么样的技术才能更上一层楼?”
他平常晚上九点就要睡觉了,临睡前还会再琢磨一下村里的事儿:中榆树店村的民宿还不够精品化,人居环境还不够精致,希望村里能多些年轻人、多些懂民宿运营的人,把中榆树店村变得更美些。
出门戴草帽早已成了彭兴利的习惯,有时候走在路上,还被陌生人误以为是村里的保洁员。他已经有许多荣誉,先后获得中国好人、北京榜样、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北京市优秀党员、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在他看来,自己今天的所有成就,都是党和人民给的,“以前家里穷,村里乡亲们没少支援我们家。我做村干部那么多年,是党组织和乡亲们信任我。为了这个村子,付出是应该的,我愿意倾尽全力。”
“还有三年就退休了,我自己想养牛,但养牛可能会污染环境,所以不能养。那我还有一些力气,会留在中榆树店村,能给这个村子干点啥就干点啥,只要是为村里好,干啥都愿意。”彭兴利笑着说。
彭兴利,男,61岁,满族,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中榆树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北京中榆树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北京中榆树店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彭兴利19岁被选为村生产队长,23岁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开始担任村支书、主任。30多年来,他秉公无私、先人后己,舍小家为大家,带领全村搞玉米制种、壮大肉牛养殖、做强民俗旅游、发展精品民宿,谱写出华丽的产业发展“四部曲”,让一穷二白的中榆树店村脱旧貌、展新颜,建成了远近闻名的新农村、文明村、小康村。
彭兴利始终秉承着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头戴草帽忙碌在田间地头、穿梭于大街小巷,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草帽书记”。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到怀柔调研时,曾称赞“草帽书记”是先人后己的“领头雁”,赞誉他是“沟门三宝”之一。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