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是中华绒螯蟹最大的天然产卵场,由于长期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水质污染等原因,至本世纪初,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产卵场濒临消失,蟹苗资源一度枯竭。为修复水域生态环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协同攻关,开展了长达10余年的试验研究,生态修复成效显著。据现场监测数据显示,今年长江口蟹苗资源量达67吨,突破历史记录。
今天(31日)上午,看看新闻Knews记者在东海水产研究所的河口生态学实验室看到,试验水槽内密密麻麻、游来游去的都是长江口天然收集而来的大眼幼体样本。科学家们在这里分析苗种质量、发育状况以及下一步的保护措施。
这就是长江口珍稀的天然蟹苗。别看它们现在只有米粒大小,通体透明。经过一年半时间,就可以蜕壳长成四两以上的野生大闸蟹。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长江口天然蟹苗的资源量最高在60吨左右,随后开始锐减,到本世纪初的20余年间,长江口蟹苗汛期消失,平均不足1吨,大闸蟹资源急剧衰退。
据现场监测数据显示,今年长江口蟹苗资源量达67吨,突破历史记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用十年时间成功破解了单纯放流蟹苗导致增殖效果不佳的资源恢复难题。
通过“亲体增殖、生境修复、资源管控”三管齐下的资源综合恢复模式,长江口河蟹监测统计表明,当前繁殖群体由修复前的年均7.7万只,恢复并稳定在170万只,极大地增加了参与长江口繁殖的亲体数量,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梁蔚浩 实习编辑:薛晨)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