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美国总统拜登和伊朗总统莱希现身同一个国际场合,双方围绕核谈再次阐述立场。
聚焦伊朗核问题 美伊隔空喊话
联合国新闻9月22日报道,伊朗总统莱希9月21日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言时,强调伊朗“不寻求制造或获得核武器”,伊朗核计划仅用于和平目的。
在谈到伊核谈判时,莱希表示,伊朗从未离开谈判桌,但鉴于美方曾有退约“前科”,伊朗要得到美方的担保,“我们始终记得美方退出了伊核协议,美国现政府做出重回伊核协议的承诺,超过一年半后,仍未兑现”,莱希说道。
他还指出,虽然伊朗在全世界核发展活动中的份额只占2%,但是国际原子能机构35%的核查行动是在伊朗开展进行的,“是美国撕毁了协议,而不是伊朗方面”。
同莱希一样,伊核谈判也是美国总统拜登在联大舞台上演讲的关键词之一。拜登表示,希望重返伊核协议,前提是伊朗履行其义务,“美国不会允许伊朗获得核武器。”
中东问题专家王晋指出,莱希的“不拥核”表态,是在给国际社会吃一颗“定心丸”,告诉外界伊朗的核活动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制造核武器,而只是为了发展和平的核能力。
王晋注意到,国际原子能机构日前也对伊朗核项目进行了区分,IAEA总干事格罗西表示,伊朗核计划正飞速发展,但没有任何信息表明伊朗会涉及核武器。
那么,为何美方仍要不断强调伊朗拥核的可能性呢?在特约评论员杜文龙看来,美国不断制造“伊朗可能拥有核武器”的舆论场,是为了给自己在中东地区驻军、扩展势力,甚至发动各种打击行动铺平道路,这样美国在伊朗周边进行各种训练、作战活动,才会有一个合理的借口。
美伊领导人能否“同框”?
美伊领导人各自表态后,外界同样关注,双方是否会借联大这个平台进行面对面会晤。
在联大开幕前,就有美国媒体就此向莱希发文,莱希的回答是,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与拜登会面“没有任何好处”。而就在莱希动身前往纽约的当天,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也排除了伊朗与美国官员举行双边会晤的可能。
王晋认为,尽管伊朗和美国都在联合国大会这个特殊的场合释放出了一定的善意,但由于他们各自都面临着比较复杂的国内因素,因此双方在联大期间进行对话、甚至达成协议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过,从拜登的‘隔空’喊话来看,至少当前讨论伊朗核问题的大门还没有完全关上。”王晋补充道。
美伊闹上国际法院 美国会还钱吗?
就在伊核协议再次陷入僵局之际,一项美伊之间持续数年之久的官司倒是有了新进展。
当地时间9月19日,联合国国际法院就伊朗诉美国非法冻结其近20亿美元资产一案举行了听证会。眼下,听证过程仍在持续。
当天,伊朗代表团表示,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将伊朗定性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而冻结伊朗央行的17.5亿美元资产/是在企图破坏伊朗政府的稳定,这违反了国际法,伊方要求解冻资产。
伊朗方面同时指出,美国建立了一个针对伊朗和伊朗公司的"诉讼产业",目的就是破坏伊朗政权。迄今为止,美国法院已对伊朗作出138项判决,涉及高达720亿美元的赔偿金。
美国代表团律师则在21日的开庭陈述中辩称,伊朗"支持国际恐怖主义"违反了双方于上世纪50年代签署的《友好条约》,并要求国际法院驳回伊朗的诉讼。
这场官司还要追溯到六年前。2016年4月,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了一项裁决,美国政府可以将其冻结的17.5亿美元伊朗央行的资产,用于赔偿在受伊朗支持的恐怖袭击中遇难的美国公民家属。当年,伊朗就向联合国国际法院起诉,要求美国归还资产,但直到6年后,国际法院才就此事举行听证会。
王晋认为,这场艰难推进的官司对于伊朗来说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当然是希望讨回被冻结的巨额资产。近年来,美国多次以伊朗“支持恐怖主义”和“发展核武器”为由,施加了各种单边制裁,遭到冻结的伊朗海外资产达到1200亿美元,严重影响了伊朗的经济民生。如果真的能要回近20亿美元,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伊朗的经济压力。
而从外交层面的来看,如果赢下这起诉讼案,意味着美国对于伊朗施加的很多制裁都将被视为“非法”,更有助于增强伊朗的国际话语权。
不过,王晋同时也指出,伊朗的诉讼象征意义大于实质作用,双方在国际法院的博弈和走向恐怕难以影响美国的现实政策,伊核协议困境犹在,前景仍不乐观。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宋懿 舒克诣煊)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