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来,美国首次“重返月球”任务已经确定失败了,在如今这个印度都已经成功登月的时代,美俄这两个拥有成功登月历史的国家却先后经历失败,为什么呢?有点耐人寻味。
苏联在1958年-1976年18年间进行过多达48次探月任务,虽然失败很多次,但仍实现了月球软着陆,采样返回等成果,经验不可谓不丰富。但是,2023年8月俄罗斯发射的“月球-25”号,却撞毁在月球,看这个名称,和苏联时代的探月任务还是同序列的。
美国更不用说了,1964年就实现了探测器着陆月球,更是进行过6次载人登月,但52年后,看似旧地重游一般的首个无人探测器“游隼”号却出师未捷。
1月8日升空的“游隼”号比俄罗斯的“月球25”号更早宣布放弃任务,俄罗斯“月球-25”号好歹到达月球轨道最终撞到月球上,“游隼”连月球的面都没见着,发射之后几小时就遭遇推进器异常,对日姿态机动控制失常,燃料箱泄漏等一系列问题,只好宣布任务结束,“游隼”正在返回大气层烧毁途中。
作为美国“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的先导计划,“游隼”无人探测器以及其他几个无人探测器承担着载人登月的探路任务,隶属于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商业有效载荷服务”计划(CLPS)。“游隼”的首发失利,导致“阿尔忒弥斯”计划作出调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经做出决策,“阿尔忒弥斯”的载人绕月飞行和载人登月飞行全部推迟,平均延迟一年左右,也就是推迟到2025年9月和2026年9月。
看得出来,这次美国要“重返月球”和上世纪60年代那种紧锣密鼓一发接着一发,不计成本,失败了马上再来一发,发生人员伤亡都不停止的节奏不太一样,那会儿要跟苏联争霸呢,耗多少钱都可以。
“阿波罗登月”计划一共将12位宇航员送上月球,有每人耗资高达半艘航母的说法,现在看可能还说少了,总之,再也不能那么花钱了。
这次重返月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把无人探测器探路任务都分包给了几家私人公司,“游隼”探测器就是一家2007年刚成立的航天机器人公司的产品,Nova-C月球探测器则是“直觉机器”公司制造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分包给私人企业,一是就为了省钱,哪家公司产品最可靠最有性价比就给哪家下单,这样投资得到一定的控制,风险也得到分担。登月到今天仍然是投资巨大的高风险项目,“游隼”就是一出发就失败了,这结果主要还是开发公司自己扛着, 可谓谁有本事谁来,现在具有设计制造航天器和火箭的公司很多,像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就得到了很多大单,星舰登月版甚至已经列入“阿尔忒弥斯3”计划之中。
二是这些私人企业在竞争的状态中,效率更高,也更具活力,表现出来就是点子更多,甚至不按常理出牌,比如马斯克的猎鹰9火箭,重复使用真被他搞成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自己估算过,如果自己来开发这型火箭成本至少需要17-40亿美元,但马斯克仅用了不到4亿美元。
再比如星舰这怪模怪样的东西,居然直接用便宜的不锈钢材料壳体,一级火箭居然就敢配33台发动机,但如果星舰像猎鹰9一样的成功了,那NASA和波音等耗巨资开发的SLS重型火箭也差不多得歇了,一个单次发射费用40亿美元,另一个只是千万美元级别,谁能活得下去是明摆着的。
看得出来,美国这次“重返月球”玩的是新套路,想多快好省把事儿给办了,再抢一领先,“游隼”的首发失败,或许对它还是一好事,新技术确实有好处,但并不能确保复制50年前的成功,月球毕竟在38万公里之外,无人的损失了还好说,载人的可不是闹着玩的,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好些。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李苏宁)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