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自1996年上升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以来,成果丰硕,进步显著。而在当前全球航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趋势中,如何应对新变数、竞逐新赛道,必须着力优服务、强枢纽、促转型。今天,让我们从一艘船的"新生"说起。
这是"格里亚"轮,一艘有着20年船龄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2020年,上海中远重工接下了这艘船的改造订单,由资深项目经理徐晓华带队进行技术攻关。为掌握船舶细节,如迷宫般的船舱过道,他走了不下千遍。
三年多来,这艘原本只具备存储运输功能的船,经改造,增加了液化天然气接收、转运、再气化等多种功能,成为全国首个"海上天然气工厂"。
这样的移动"海上气站",可以把液化天然气,通过“再气化”模块之后,变成5摄氏度左右的常温气体,再通过外输平台直接到岸上。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而且能为城市提供稳定的能源供给。
统计显示,2023年,全球船舶修理市场规模达1650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7.6%。中远海运重工作为国内最大的船舶改装企业,抓住全球限硫令和碳排放控制政策 带来的机遇,在技术发展和规则制定上,实现"换道超车"。
在上海中远重工的这个船码头,这艘散货船正在实施废气脱硫装置改装工程,生产管理部总管王亭向记者介绍“脱硫”原理:“把所有的排烟经过我们的塔,然后经过洗涤以后,把废气当中的二氧化硫把它”洗“干净以后,干净的气体排到大气当中。”
目前,中远海运重工已累计完成779艘船的脱硫塔加装项目。
而在中远海运重工设计研究院,甲醇双燃料改装的设计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首系列改装母船为1.38万及2万标准集装箱船,这也是全球第一例大型集装箱船舶甲醇双燃料改造。
目前,全球航运业碳排放占比约2.3%,到2050年将上升到3.5%。为实现节能减排,世界各大造船企业都在竞相研发大型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的改造。中远海运重工也在积极填补国内这方面的空白。中远海运重工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禹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甲醇双燃料改装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的成果也可以应用推广到同类型的集装箱船以及其它船型,包括散货船、游船上。
中远海运重工经营中心副总经理、党总支委员郭志强透露,2023年至今,中远海运重工新造船及手持订单中 集团内近70余艘船舶,均为绿色新型低碳燃料船舶建造。
绿色、低碳、智能,是航运业发展的新趋势。顺应趋势、把握机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未来可期。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真虹建议,上海要争取在绿色航运的碳减排中要有国际话语权,能够在上海形成完整的链条。
编辑: | 沈春琛 |
责编: | 徐笑燕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