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上海制造"的含金量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1.05万亿,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3。这离不开近年来上海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对"工匠精神"的崇尚。精准施策下,一大批领军人物、领军团队,正在申城涌现,在各自企业中发挥出引领性优势。
这两天,上海隧道机械制造分公司技工团队正加紧测试国内首台量产矩形顶管机的运转指标,下周它将用于三门路地下通道建设,相比从前的圆形机,矩形机能更好利用空间,防止土基沉降。这一项目的负责人陈柳锋,就是上海隧道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
陈柳锋是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机械制造分公司电工高级技师,同时也是上海市首席技师。他告诉Knews记者,对于像他这样从基层做起的普通工人,企业现在会通过“双师”培养计划,引导他们向工程师和高级技师发展,成为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上海隧道是国内最早开展盾构法隧道技术研发和施工的企业,承建了全国超过7成的超大直径越江隧道,之所以能在行业内保持先发优势,要归功于其人才培养机制。企业现有1100多名产业工人,其中近四成是高级以上技工,他们能享受与工程师一样的收入和待遇。像陈柳锋这样的领军人才,上海隧道还会设立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让他们带团队、搞技术攻关,并给予充分自主权。
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总经理李波告诉Knews记者,从去年开始,上海隧道尝试将企业内部产生的科技成果进行转让,不仅在内部转让,还将一部分成果推向市场。而转让成果取得的收益,可以让成果所有人和团队共享。
上海隧道是近年来上海制造业重视人才培养,保持先发优势的缩影。
截止去年底,上海已资助首席技师1417人次、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65个。依托企业、园区和院校,建成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102家。全市有超过百万的高技能人才,在技能劳动者中的占比达到32%。
精准、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令上海制造业表现抢眼。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近3.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总产值达1.05万亿,比上年增长5.7%。
在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与会代表们纷纷表示,上海通过领军人才和领军团队培养,引领经济发展的做法值得借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告诉Knews记者,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实际上主要靠人。通过分类评价,不同的人才走不同的路,需要有一个全面的人才政策。
不过,我国目前还有不少产业工人只有初中以下学历,进入工业信息化时代,提高他们技能素养也是当务之急。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告诉Knews记者,培训这一部分工人,要逐步使他们的理念从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理念转变。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液压泵厂总工艺师、数控工段工段长 李斌说,人人渴望成才,人人都能成才,人人各尽其才,需要企业、政府为劳动者提供创造发挥才能的条件。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李吟涛 编辑:朱佳伟)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