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体育场“鸟巢”的改造工程正式完工,标志着2022年冬奥会北京及延庆赛区的场馆和配套基础设施全面完工。从今天起,小记大毛将带您一一探访北京冬奥场馆的准备情况。今天,我们就先走进有着“冰丝带”之称的国家速滑馆,去体验一下冰上竞技的速度与激情。
国家速滑馆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唯一的新建场馆,在冬奥会期间将会承担速度滑冰的比赛,届时,这里将产生14枚金牌。场馆外立面像22条冰丝带飘在空中,既有谁持彩练当空舞的中国元素,也象征着运动员的冰刀留在冰面上的一圈圈运动轨迹,“冰丝带”之称由此而来。
“冰丝带”采用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屋面设计,就像编织了一张大型“天幕”,198米长、124米宽的跨度让它创下了世界体育场馆之最,这样的设计能极大节省材料。
国家速滑馆公司设计总负责人郑方告诉大毛,“冰丝带”屋顶建造时使用的钢索,每平米只有27公斤左右,和常规体育馆的钢结构屋顶比起来,仅仅只有约四分之一。
走进场馆内,宽敞明亮的建筑风格营造出充满活力的冰雪世界。主场馆建筑面积约8万平米,高33米,能容纳约12000名观众。这里被称作最大的、最环保的、最快的冰,赛道最大周长有400米,分为外道和内道,此外还有一条热身赛道。中间的椭圆形区域,在非赛事时可以建成两块标准冰场,在冬奥会后还可以承担更多的冰上赛事和大众冰上活动,届时整个冰场的面积能达到约1.2万平方米。
场馆采用全冰面设计,拥有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冰面,也是全球首个采用这项技术的冬奥场馆,它可以实现碳排放趋近于零,每年可节约近200万度用电;同时将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制冷更均匀,运动员的速度也会更快。
国家速滑馆公司制冰系统设计负责人马进告诉大毛, 和传统技术相比,二氧化碳制冰技术能效可以提升20%,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把制冷产生的废热用于场馆的除湿。同时还把回收的废热,用于修复冰面时热水的加热,以及整个场馆生活热水的加热。
在进场前,大毛还担心场馆内会不会很冷,没想到在观众区根本用不上厚重的外套,那是因为在场馆内实行分区域的温度控制,在赛场内为了维持冰面,温度大概在-7℃,而观众区温度保持在16℃左右,这个小秘诀就在每一个观众席座椅的下方。
座椅下方的出风口会源源不断向外输送暖风,因为整个场馆拥有一套智能化的运动、观赛和场馆管理系统,就像配备了一颗“大脑”,通过智慧管理,让馆内的气温分层。
夜幕降临,由3360块曲面玻璃组成的外立面开始亮灯,22条高低盘旋、环绕飘舞的“冰丝带”流光溢彩,22条“冰丝带”也呼应了2022年的时间节点。
冬奥会结束后,国家速滑馆将向公众开放,成为能够举办短道、花滑、冰球和冰壶等赛事以及大众冰上活动的多功能场馆。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表示,“冰丝带”已经形成了一套集投资、建造、经营、赛事经纪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这种新的经营模式有利于冬奥会后场馆的长期经营,有利于服务于大众健身和冰雪事业。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毛睿 李柏林 实习编辑:倪君仪)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