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的话:
7月,上海连续高温预警,街道上的热气让人无法呼吸。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PICU的大门外,一位新手妈妈的心,同样也被炙烤着。她的名字叫郭璇,站在监护室的大门口,拼命往门里张望。这是我最初见到她的样子。
“32床那个未足月的宝宝,妈妈是护士长,什么都懂。”
“每次探视都会问我们很多问题,她好像也知道孩子不行了,心情挺沉重的。”
这就是医生办公室里关于郭璇的讨论,我听到了这些,所以在PICU的门口找寻到了这位母亲。
在开关门的间隙,郭璇看见了忙碌奔走的医护人员,这些场景她再熟悉不过。因为在新疆,郭璇是一所大型医院PICU的护士长,已经工作了17年。
“虽然儿科很辛苦,但我特别喜欢孩子,所以毕业后一直在儿童重症监护室工作。”
从护士长变成了病人家属,角色的转换让她措手不及。
“我真的没想到,有一天我成为了站在门口的家属,进PICU探视的是自己的儿子。”
在交谈中,我了解到,郭璇和丈夫方强在2008年结婚。之后长达8年的时间,也许是因为郭璇日夜颠倒的护理工作压力过大,她一直没有计划过生娃。直到今年,35岁的郭璇和40岁的方强才有了他们第一个孩子,名字叫“方璇俊熙”,包含着父母的姓名。
然而,上天并没有眷顾这对高龄得子的夫妇。快要满月的时候,小俊熙被诊断出患上了肺动脉高压。
“有一天小俊熙突然嘴唇发紫,我们就带他做检查,没想到是这个结果,亲戚朋友们都还在等着喝我们孩子的满月酒,太突然了。”
当郭璇和我说着这些时,方强没说话。我注意到,他默默从包里拿出了一张广告小卡片看了看,上面印着跨省救护车的联系电话。
“这就是心脏上的癌症,一旦患上凶多吉少。实在不行只能带小俊熙回新疆了。”郭璇清楚丈夫心里想着什么。
虽然郭璇工作的医院医疗水平不错,但是她还是想为孩子多寻找一些希望。于是,夫妻俩不远万里,从新疆来到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就医。
每天下午两点,郭璇会准时进入PICU探视小俊熙。
“护士,这两天我孩子医疗记录的趋势怎么样?”
20分钟的探视时间非常宝贵。和其他家长不同,郭璇还要查看各种检查指数和生命体征的实时数据。竟然有这么一天,她的专业知识用来护理的是自己的亲骨肉。
这个未满月的婴儿身上插满了管子,如果继续接受治疗,他将要面临更多的创伤,这位护士长妈妈比普通人更了解这一点。
“小俊熙太小了,如果孩子实在不行了,我不希望他有太多的痛苦。”
肺动脉高压的诊治是世界性难题。这位护士长知道医学的边界,理智的话语之后,她的眼泪夺眶而出。
一周后,郭璇带足了氧气,和老公一起带着他们的孩子,回家了。
在我看来,郭璇做出的决定比常人更艰难,医学指数的绝望和新生母亲的希望在她心里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最终,郭璇选择平静地离开,回到孩子的出生地:新疆乌鲁木齐市。就在发稿前,她给我发了一条微信,孩子目前状况平稳。
我知道,她对医学的残酷和有限比谁理解的都要透彻,可即便是这样,让她放弃最后一点点的希望,也好难。希望小俊熙能够活下来。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李闻 姜涛 实习记者:茹懿 江楠 编辑:王珏)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