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由上海京剧院创排、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主演的《曹操与杨修》在天津举办的“京剧新剧目汇演”中一炮打响,誉满全国,被誉为“新时期中国戏曲里程碑式的作品”。之后,上海京剧院又成功推出新编京剧《贞观盛事》和《廉吏于成龙》,奏响了“尚长荣三部曲”,它们分别获得第一、三、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榜首),也几乎囊括了中国戏剧界所有重要的奖项。
《曹操与杨修》杨东虎饰曹操 陈圣杰饰杨修
2013年,上海京剧院确定“尚长荣三部曲”传承三年发展计划,2015年启动。 经过近三年的系统传承,《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三部大戏终于在今秋都有了年轻演员接棒的传承版。
尚长荣
【“三部曲”面临的问题】
《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这三部作品是尚长荣以及众多主创精湛演艺的集中展示,是上海京剧院团队协作的集体成果,也是从老院长周信芳时代一以贯之的演剧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们的诞生,不仅为新时期新编戏的创作贡献了三部极具分量的作品,也奠定了尚长荣以及众主创的艺术高度,且对上海京剧院在业界的口碑、影响力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收获赞誉与鲜花的同时,随着老艺术家们逐渐淡出舞台,三出戏的演出频率越来越低,上海京剧院也越来越感受到一份紧迫感和使命感:“三部曲”的艺术价值与思想内涵不应仅仅属于一代人,更应属于未来。作为一家国有文艺院团,有责任有义务将之传承下去。
2008年和2015年,上海京剧院分别召开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尚长荣三部曲学术研讨会”和上海京剧院建院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两次会议上,各地专家们都对“三部曲”未来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这份期望更坚定了上京的使命与方向,也督促着上京进一步思考:应当传承什么剧目?如何传承?培养什么人才?如何培养?
这不仅是“三部曲”面临的问题,是剧院其他新编剧目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众多戏曲院团发展中共同面临的亟需解决的矛盾。
《廉吏于成龙》杨东虎饰演于成龙 傅希如饰演康亲王
【传承版演员最大的收获】
上海京剧院自2008年“尚长荣三部曲研讨会”之后,就已开始了对于青年演员的角色酝酿和物色。
早在前些年,杨东虎的一出《坐寨》就给尚长荣留下了深刻印象。因而在2012年筹备京剧电影《霸王别姬》之时,尚长荣第一时间就选定了杨东虎担任替身。这期间他不仅全程参与了电影的拍摄,更在舞台版中得到了尚长荣的亲自指导,几年的锤炼,舞台表现十分突出。对杨东虎而言,跟着尚长荣学习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学会了一出戏,更是学会了表演。
董洪松,自进团以来先后在《情殇钟楼》、《弄臣》、《关圣》、《浴火黎明》等新戏中担任主演或主配,在众多传统戏中也得到了很多锻炼,舞台经验和塑造人物的能力都比较优秀。作为铜锤花脸,原本比较偏重唱功的他,自从跟着尚长荣学习“三步曲”之后,对于表演如何从人物出发深受启发,并且运用到其他演出中,“我在排演《圣母院》的时候,就尝试着写人物小传,将人物的形象、动作具体化。”
《曹操与杨修》原版杨修扮演者言兴朋的亲传弟子陈圣杰 ,扮相儒雅、行腔婉转、唱法细腻,很得乃师神韵。他很实在地说:“以前跑龙套,没有自己的戏,就站那里 ,很单一。学了‘三步曲’之后,完全不一样了,在台上没有一点空隙,不会出戏。这样的创排精神也沿袭到了其他剧目的创排中。”
在《贞观盛事》和《廉吏于成龙》中扮演李世民和康亲王的傅希如早在几年前就曾与尚长荣合作过三部曲的片段,近年来在青春版《智取威虎山》、新编戏《浴火黎明》中都有着上佳的表现,无论是形象还是能力都是两个角色的不二人选。傅希如跑的第一个龙套就是在《贞观盛事》里。“我印象很深,2008年临时接演《贞观盛世》,第一步尚老师就先给我两本非常厚的书,一本是魏征传记,一本是 《谏太宗十思疏》。他说你先拿回去看,关于咱们这个戏,你详细看一遍,写一个你的感受。还没排戏,首先就是了解人物,
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而在排演《廉吏于成龙》时,尚长荣则会督促青年演员练字、“抽旱烟”、研读《清史稿》并强化京白的练习,以期全面感受人物的状态。
《贞观盛事》董洪松饰魏征
【文化是血液,传统是沃土】
“演戏演到最后拼的是文化”,梅兰芳、周信芳、俞振飞以及众多前辈大师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的真谛,尚长荣也同样如此。他们饱览中外著作,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着极为深厚的国学积淀,这为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输送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在“三部曲”的课堂中,尚长荣为青年演员列出了一份长长的书单,除了傅希如提到的魏征文集,还包括《三国志》、《三国演义》、《曹操文集》、《清史稿》、《学戏和演戏》、《京剧表演艺术杂谈》……除此之外,他还经常给青年人介绍优秀的电影、舞台剧及文学作品。这种种的推荐与戏有关,也与戏无关,他强调的是日常的积累和戏外的感悟。
在傅希如看来,尚长荣甚至还是一位哲人。 他经常提到对“生活”这本书的解读:生活的阅历、感触,对周遭环境的理解与适应等,都是创作时无形的文化养料,它会灌溉着每一个人物的成长,补充着每一份艺术灵感。
“三部曲”是尚长荣的代表作,有人曾质疑过他在传统戏上的积累和表现。殊不知,“三部曲”出炉前的几十年,传统戏才是尚长荣成长的沃土和血液,正是由于其牢固的传统基础和扎实的文化素养,才能厚积薄发创造出来源于传统又不固守于传统的新编戏。资深媒体人王剑虹看了几十年、各种各样的戏:“现在很多东西说它创新是创新了,但你从里面能看出各种各样的元素, 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借助了舞蹈、那是借助了话剧,但尚老师的‘三步曲’怎么看都是京剧。”
曹操的七种笑、魏征的念白、于成龙与康亲王的斗酒……每一处细节都能在传统戏中找到源头,每一个处理也都是来自于广阔而深厚的积累。
基本功和传统戏是新编剧目传承的基础和根本,这也是坐排阶段尚长荣经常强调的。课堂上,他不仅会对每位学员的发音位置、身段技巧、自身特点、分寸把握给出针对性的建议,更会鼓励青年演员们在课堂之外加强传统戏的学习和积累。排练过程中尚长荣会经常提到“十六字箴言”:抑扬顿挫、断连收放、轻重缓急、阴阳明暗和“三要素”原则:声、韵、情。
《廉吏于成龙》董洪松饰演于成龙
【年轻人传承的不仅仅是三出戏】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对戏的要求不再只是好听、好看,他们对思想性、观赏性和整体性的诉求更高了,这对戏曲的传承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上海京剧院希望年轻人传承的不仅是三出戏,更是面对不同人物、不同剧目、不同类型的作品,具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技巧。通过三年的酝酿,通过三部作品的传承,剧院期待着不断激活青年演员的创作意识,提升他们对剧目及角色的领悟力和创新力,真正将上海京剧院以及尚长荣的演剧精神、创作理念和艺术眼光传承下去。
除了“三部曲”,上京近几年对《盘丝洞》《狸猫换太子》《成败萧何》等经典新编戏也进行了传承,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果。此外,《曹操与杨修》在创排以来被秦腔、越剧等多个地方剧种移植、搬演,《廉吏于成龙》也曾以一块钱版税被山西本土的晋剧团移植,在于成龙的老家生根发芽,广为传唱,由此也推进了许多以于成龙为主人公的地方戏曲作品的涌现。
一出戏是一个团队智慧的集中体现,需要的是“一棵菜”的“抱团精神”。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表示,通过三部曲的传承, 不仅呼唤着像尚长荣这样的,有忧患意识也有创造智慧的青年演员的出现,更期待把这种智慧与理念推广到各个流派、行当以及所有工种的人才培养中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健慧 实习编辑:馨元)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