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切想要得到一份工作的你,坐在电脑前,为了心仪的职位向用人单位提供的邮箱发出了一封简历。接收简历的人,真的是用人单位的HR吗?录取通知如约而至,迎接你的是一份理想的新工作,还是诈骗和传销窝点给你布下的天罗地网呢?
“传销组织的电话面试很专业。”
看看新闻Knews记者近日采访了几位因上网求职而不慎进入传销窝点的应届大学生。他们都是相信了boss直聘上的“李鬼”信息,未经现场面试就被“成功录取”,随后被带进了传销窝点。“他们虽然没有现场面试,但是因为电话面试的问题非常专业,我就没有防备。”一位计算机专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被骗进了天津市静海区的一处“蝶贝蕾”北派传销窝点。
他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电话面试问他是否能够使用的软件、操作程序都是比较专业的计算机领域术语,且对方邮件发来的录取通知也十分逼真,所以他才放松了戒备。对方表示公司地点在北京,但需要去天津外派几个月。
“天津静海的传销我也有所耳闻,说实话也不是没有怀疑过,但想要找到一份工作的迫切心情战胜了一切。”在被骗入“蝶贝蕾”后,他通过交钱和假装配合混到了比较高的级别,组织对他的看管也逐渐放松。他因此才找机会摆脱了眼线的看管。尽管他目前已经成功脱身,但这一经历对他未来的求职和工作都蒙上了巨大的阴影。他向看看新闻Knews记者表示“短期之内都不想找工作,只想抓住害我的人”。
另一名接受采访的应届生表示,自己曾经差点受骗。他当时已经到达了约定地点——天津某闹市区,但对方告诉他“要等一会”。在等待的过程中,他感觉到不对劲,所以当下决定打车离开。“我估计他说让我等的时候就是在角落里观察我是否有警觉性。我打车走了也没有人来追,可能他们觉得我就算‘进去’了也不好搞定。”
在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之前,求职者应如何擦亮双眼,辨别真伪,避免上当受骗?
看看新闻Knews记者总结了如下几条防骗法则:
1、正规公司招聘绝不会要求求职者缴纳费用,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费用都有可能涉嫌诈骗。如果遇到在录取前向求职者收取费用的情况,求职者可以立刻报警或向当地人事部门举报。
2、正规用人单位会在用工前进行面试。如果无特殊情况,用人单位都会组织现场面试,而不是在一次电话面试后就通知入职。电话面试(即便面试问题非常专业)后直接通知入职的极有可能是传销团伙。
3、求职者在拿到入职通知书后,最好能找到该公司的官方网站或通过当地114查询该公司的电话。电话确认入职通知书上的联系人在该公司确有其人;或确认入职通知书上的地址是否是真实的公司地址;或确认自己被录取的情况是否真实。
4、一般情况下,面试地点与入职地点应一致。如果对方约在某商场门口或某闹市区商街并迟迟不出现的话,那就是传销团伙成员正在观察。这个时候如果求职者能够及时醒悟的话,就仍有极大可能脱身。
各大招聘网站出现打“法院”旗号的诈骗
在智联招聘、51job等知名招聘网站里,输入关键词“法院”或“档案员”,就会出现不少有关于“上海法院检察院档案室(扫描科)招聘档案员”的信息。看看新闻Knews记者点击了数条查看详情后发现,招聘标题都会显眼地打出“国企直聘”,而职位内容都是从事档案管理输入工作,职位要求几乎没有区别。
“年龄18周岁到40周岁,每分钟打字在30字以上,需要政审”。看看新闻Knews记者经过整理后发现,每一条招聘信息中,对求职者有明确要求的只有这三点。部分招聘要求高中毕业,有些内容强调需要“有较强的保密意识”。这些招聘要求可以说并不是很高,与之对应的是,薪资待遇在招聘信息中也有十分详细的说明:“试用期一个月,底薪3200加全勤加奖金。一个月后签正式合同。工资4500左右,之后工资月薪4500到5000以上,8小时双休,有工作餐。缴纳五险一金。注:本岗位因坐办公室无高温费,无班车。”
只要每分钟能打30个字,就能在法院上班,还包吃包五险一金且没有加班。看看新闻Knews记者在智联招聘上找到的类似这样的招聘广告就有500条之多。如此美差吸引了不少求职者。知乎上就有一位网友曾经发帖表示:“正在找工作,发现上海有招聘检察院法院档案管理员的工作,我很心动。”
但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发送这些招聘信息的单位“上海左舞商贸有限公司”和“上海念亿实业有限公司”等,看上去与法院和检察院并没有什么关联。记者拨打了广告中几位联系人的电话,大部分电话在响铃数声后被挂断,打通的只有一个。对方没有要求看看新闻Knews记者出示任何的学历证明和简历,直接表示是和法院合作的中介公司,要入职需要交纳四百元的中介费,入职后满一个月退还。当看看新闻Knews记者询问对方“找工作为什么要先交钱,你这个是诈骗吗?”对方迅速将电话挂断。
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从收到的爆料和知乎、贴吧上的一些网友反馈中了解到,对方在收取了所谓的中介费或押金后,就立刻消失,再无下文。而因为所骗数额不大,不少网友也表示“吃一堑长一智”,并没有打算报警。
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从检察院和法院的工作人员处了解到,法院和检察院如果招聘编外人员,即使是临时工,也会通过官方渠道(如官方网站或正规报纸)发布招聘信息。这种打着“国企直聘”或“法院检察院”旗号的劳务公司极有可能存在诈骗行为。
招聘行业监管漏洞频现
在“智联招聘”每一条具体招聘信息的网页顶端,都会出现一句标红色高亮的警示语:“智联提示您: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费用都属违法行为(如押金、资料费、代收体检费、代收淘宝信誉等),请提高警惕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既然如此,为什么网站上还会出现几百条诈骗信息的情况呢?
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招聘网站在审核信息内容的过程中,只要没有发现对方有明确的诈骗意图,后台就会通过审核。然而,网站上挂出的招聘信息即便涉嫌诈骗,往往也不会在招聘广告中直接说明。这就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而招聘网站一旦挂出了这条涉及防诈骗的提示语后,即便有求职者受骗后要求维权,网站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就微乎其微了。
换言之,求职者对于求职信息的信任度建立在对招聘网站的信任度之上,而招聘网站对于招聘信息的真实度却几乎不用负什么责任。网络招聘平台的审核既挡不住“李鬼”,也挡不住诈骗。其中漏洞之大,超出记者的想象。“北京时间”记者实测了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9款招聘软件,发现中华英才和招财猫直聘完全不需要认证,就可以发布招聘信息;58同城和智联招聘需要认证,但均为电脑审核,很容易就通过;猎聘网虽然是人工审核,但仍有漏洞可钻。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采访了一位通过58同城的信息前去面试的求职者:“招聘信息上说的是储备干部,月薪7000,结果就是电话推销岗位,底薪1500,和招聘信息完全不符。”
“因为招聘网站经营模式的核心,并不是向求职者们提供工作,而是广告服务。”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他认为,这才是招聘网站漏洞频现的根本原因,和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类似。“招聘网站的目的并不是促工作转化,而是促招聘信息的位置买卖。”
据长期使用智联招聘和猎聘网的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向看看新闻Knews记者透露,公司越大,在招聘网站投入的成本就越高。如果公司本身不是很知名,想要在招聘网站的页面上有更显眼的位置,就需要多给招聘网站投钱。而公司的资质并不在招聘网站的考虑范围内。此外,用人单位如果想要搜索或查看更多的求职者简历,或想要更好的猎头服务,也需要缴纳更多的钱。该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表示,现在大型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内推来招聘人才,原因之一就是“招聘网站并没有想象中这么容易招到合适的人才”。
看看新闻knews记者了解到,不少招聘网站会在发布招聘信息时耍一些小手段以鼓励求职者海投简历,如为了显示库存招聘资源充足而故意让过期甚至无效的招聘岗位与新鲜出炉的招聘混杂一起;为讨好用人单位而故意抹去了招聘信息真实的发布日期并滚动更新。“求职者不用给招聘网站一分钱,而招聘网站的金主是用人单位,这就是为什么招聘网站总是不考虑用户体验的重要原因。”知情人士向看看新闻Knews记者表示,“招聘行业的利润率是非常高的,目前的招聘网站都细分求职市场,各自圈钱,所谓的监管是企业创始人根本还来不及思考的部分。”
利润率高、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小,这使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将眼光投向了招聘网站的市场,但背后的监管和求职者的权益,却陷入了无人问津的窘境。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抒灵 实习编辑:胡娜)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