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又有一栋楼成为了网友眼中的“网红打卡地”,无数人通过各种手段进入位于永福路、复兴西路转角处的良友公寓内拍摄,这里几乎成了摄影棚,这对住在楼内的居民来说实在是不堪其扰。
良友公寓是一幢,有着84年历史的老公寓,它同时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据悉,这里曾是面粉、纺织大亨荣鸿元家的产业。当年荣家为了建造这栋公寓,共买下了3块地皮,但楼后还有一块地皮当时的业主不肯卖,只好建成不规则的楔形楼房,设计师巧妙地将西侧的旋转楼梯设计成钻石形,既实用又是装饰。
楼梯曲曲折折,蜿蜒向上至6层,高处俯瞰或低处仰视都像颗钻石,也被称为“钻石型楼梯”。
在第一层楼道旁有一扇窗,窗外是整幢楼的天井,呈现封闭的环形,这里也是著名的“打卡点”。
在一些网友眼中,“钻石型楼梯”和“环形天井”在特定角度能拍出“大片”,因而部分“摄影圈”人、“爬楼党”们趋之若鹜。
午休时,楼道内窸窸窣窣的声音不断,一开门发现是有人在拍Vlog,有导演、摄像,还有穿着睡衣、拿着刷牙杯的“演员”;
下班回家,昏暗的楼道里,披头散发的女模特穿着黑衣,拿着昏黄的灯;还有被打烂的窗子、拍摄过后遗留的垃圾......
72岁的王奶奶是公寓里住的最久的一户,5岁时就随着爸爸妈妈搬到这里,住过三代人,她说,这幢楼里有21户人家,其中7户住的都是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还有一位老人明年就要百岁了。
“以前公寓很安静,邻里之间也都是家庭式的,”王奶奶说,现在进进出出,每天面对的都是模样奇怪的陌生人,打扰休息不说,总归觉得有点不安全。
2010年,方瑶的母亲给她买下良友公寓里的一套房子,方瑶回忆大约三年前,这栋公寓仿佛一夜之间火了,从那时起,来打卡拍照的人就开始多了起来。
“人流像潮水一样扑面而来,一瞬间有在外滩的感觉。”回忆起今年“五一”假期,方瑶仍然觉得不可思议。早上10点出门还算正常,一个小时后回来街上就挤满了人,都拿着单反或手机拍照,良友公寓有门禁,但也进来了两批人。整个假期方瑶只出去了这一次,“太闹了”。
去年夏天的一个傍晚,两男两女进入良友公寓,带着一大堆专业摄影设备,下班回家的居民瑶看到后进行制止。对方却态度强硬,直到报警后,四人才作罢离开。
公寓内,进入环形天井的窗子已经损坏,很难打开,隔壁的一扇小窗没装玻璃,方瑶说:“是前不久被人打破的,好伸手拍天井”。
透过窗子往天井里看,下方布满管道,据王奶奶介绍,这里有水管、天然气管道,金属扶梯也不一定牢固了,“建筑都很老了,不能有太多破坏”,随意进出很危险。
更让居民在意的是,环形天井内侧是每家每户的卫生间,万一不小心被看到或者拍到,自己的隐私得不到保障。
一位住户介绍,有网友甚至拍摄了“破门”视频放在B站上,教导别人如何进楼。住户对此举报了几次,B站均未处理。还有人会通过叫外卖的方式,跟随外卖员一起进楼,甚至一边拍摄视频。大众点评还将其标为商业点。
律师方正宇表示,这有可能已经构成了对于公民个人隐私权的一种侵犯。今年实施的民法典里对于隐私是有专门定义的,它包括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意被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虽然网友是在所谓的公共区域拍摄,但是当拍摄的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导致对原有居民的私人生活安宁构成了侵犯,那么这就是典型的对于隐私权的侵犯。
今年1月20日,居民方瑶在社交平台上注册账号“良友公寓”,楼道内部也新装了8部监控摄像头,开始曝光擅自闯入良友公寓拍摄的人,目前已发布笔记91条。
此外,公寓所属物业也在门口张贴告知书,上面写着:公寓非景点,前来拍照的参观者已经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外来人员谢绝入内。
告知书旁边还张贴了擅自进入公寓拍摄的人员照片,内容已经更换过三次,方瑶称,其中一位女生专门从四川飞过来,就为了拍这一组照片,她觉得“有点疯狂”。
此外,还有人乔装成外卖人员进入公寓,只是过长的三脚架还是露出了“马脚”。据方瑶观察,来拍摄的七八成都是比较专业的摄影人员,“游客没那么多”。
经过反复申请,两周前,原本是固定密码的门禁被换成了带人脸识别功能的,即便如此,上周六,还是有两个人从其他入口偷偷闯了进来。
律师方正宇表示居民自我进行救济的话有几种途径:
第一,升级门禁系统;
如果已经遭遇侵权了,可以提出诉讼,但客观上来说成本比较高,周期也比较长;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跟平台取得联系,平台也要担起责任,将侵犯隐私的作品下架。没有流量的话,后续就不会有人再拍。
(编辑:施荔)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