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玻璃博物馆主办的“无限变革:未来博物馆的万象之门”论坛10月25日圆满落幕,论坛聚焦博物馆的未来发展、科技创新、以及跨学科艺术实践与策展,邀请十六位来自相关研究与实践领域的博物馆馆长、高校学者、博物馆实践者、艺术家共同探讨“博物馆的未来”,为参会者带来一场深刻的思想碰撞与文化盛宴。
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琳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博物馆不仅是文化的守护者,更应成为未来社会创新与创造力的引领者。他表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博物馆需要不断地自我革新,以适应新的技术和观众需求。”
论坛伊始,围绕“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趋势”展开的讨论便引发了广泛关注。该主题由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联盟主席安来顺主持,讲者们在数字化浪潮背景下探讨了博物馆的变革之路,特别是如何在当代数字生态中重新定义自身角色。
国家自然国家自然博物馆首席科学家孟庆金强调自然博物馆的发展必须适应自然与社会的演变,打破传统的壁垒。自然博物馆正通过拓展室外空间、结合多学科和艺术合作来增强科学普及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功能,成为人与自然的桥梁。
苏州博物馆馆长谢晓婷从苏州博物馆的观众需求出发,指出了观众是博物馆工作的根本。她强调创新对于博物馆的生存和吸引力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创新展览、教育活动和社交媒体扩大影响。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导,复旦大学博物馆馆长郑奕提出“相关性、共鸣度、同理心”是博物馆与观众建立联系的核心。她认为博物馆应当超越知识传播,注重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使其对展览主题产生深刻的个人连接。这种方式有助于应对休闲娱乐领域的激烈竞争,让博物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世博会博物馆馆长刘文涛指出资源不平衡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她提到世博会博物馆通过建立教育品牌和推广线上课程来提高社会教育影响力,强调与社会合作,以便从“展示”到“分享”跨越,创造更丰富的观展体验。
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琳则以上海玻璃博物馆为例,讲述了其从1.0到3.0的进化过程,通过科技、艺术与未来主题的融合,创造多样化的观展体验,激发观众的创新意识。
对谈环节,六位讲者讨论了博物馆在资源分配、观众体验、科技融合、品牌合作和虚拟现实等方面的趋势和挑战。并分享了虚拟博物馆、跨界合作、以及观众反馈在策展中的应用趋势。
论坛第二主题聚焦“博物馆与科技、人工智能”,带领观众深入探索了AI和VR等技术如何塑造新的观展方式。讲者们展示了科技如何赋予博物馆新的生命力,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传统展览形式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成为当日讨论的亮点之一。
协调亚洲创始人、执行总裁、上海玻璃博物馆副馆长迪尔曼·图蒙提到上海玻璃博物馆通过“SHMOG NXT”项目在实体与虚拟体验中寻找平衡,以丰富的互动场景和数字化叙事推动参观者的深度参与,鼓励探讨社会与未来的相关议题。
北师大港浸大联合国际学院文化与创意学院院长庄以仁关注技术的应用和控制,认为新技术提供了创造更多可能性的维度,并强调博物馆设计应适应年轻一代的需求,为他们创造更具价值的文化体验。
独立策展人、博物馆与展览研究学者、上海笛德侯文化实验室主理人朱纪蓉认为人工智能不只是信息工具,还具备了促进个性化体验的潜力,但其应用需要兼顾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平衡。
艺术家、西交利物浦大学文化科技学院资深副教授卢西亚诺·祖比亚加则探讨了沉浸式技术如何为艺术家的全球遗产管理带来新可能性,强调伦理与认识论的重要性,关注数字记录和区块链在艺术领域的应用。
数字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兼 AI 中心常务副主任于朕提出“创世纪”概念,认为数字艺术和混合现实的技术手段能带来深度沉浸体验,以此拓展观众的感官边界。
对谈中,讲者们围绕艺术教育、科技在博物馆中的运用、以及文化传播等主题深入交流,提出艺术项目的跨学科素质需求、如何通过新技术更有效地传播文化内涵,以及博物馆如何通过创新保持其公共信任度等关键问题。
在“跨学科艺术实践与策展”主题中,艺术家和策展人们分享了他们将艺术、科学和人文学科交融的实际项目。跨领域的协作模式和新颖的艺术创作方法让观众感受到艺术表达的无限可能,进一步拓展了人们对博物馆策展的想象边界。
独立策展人、研究者、“泛生物艺术工作室”创始人魏颖探讨生物艺术及其带来的多维意义,将生命视作整体,通过基因编辑和社会影响的探讨来促进人们对生命多样性的理解。
艺术家佩恩恩分享了跨学科研究和知识交流的重要性,通过深入体验金融和竞技行业来激发创作灵感,探索文化和社会认同的深层含义。
设计师、策展人、Black Void主理人、艺术家蔡艺璇通过探讨气候变化与人类感知之间的关联,倡导超越学科限制的跨领域对话,以更具人文关怀的方式应对复杂的全球问题。
艺术家、探险家及未来宇航员迈克尔·耐贾尔分享了其通过跨学科合作,以艺术创作探索了人类在太空和未来现实中的发展,展示了技术、科学和艺术在极端环境下的交汇与应用。
在最后一场对谈中,讲者们讨论了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和数据可视化背景下,强调了情感与视觉表达在传递复杂信息中的重要性。还探讨了传统与高科技之间的对位,以及如何通过多元视角来理解和呈现世界。
上海玻璃博物馆秉承“无限变革”的理念,不断推动自身的创新与发展。“馆长的客厅”作为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旨在搭建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促进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对话。
此次特别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博物馆在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与机遇时的前瞻性思考,也为未来博物馆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视野。我们期待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推动博物馆在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中实现更深层次的转型,成为引领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编辑: | 章海燕 |
责编: | 师玉诚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