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黄薛冰在发布会上提出:大家的情绪在春季波动会比较大,这是比较常见的。
现代精神医学认为,人体的视网膜当中有一种感光细胞,它会感知光照的变化,进而把这个信号传递到大脑中的视交叉上核部位,调节我们的生物节律和大脑当中神经递质的分泌。春天光照时间增强,生物钟面临一个再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就会出现神经递质分泌的紊乱问题,进而出现情绪上的变化。
春季应该如何调整情绪?黄薛冰建议,首先,要调整睡眠,让人体的生物节律和大自然的节律相一致。宜晚睡早起,增加活动的时间;其次,要加强互动。一方面是和大自然的互动,可以多增加一些户外活动,发泄一些过于充沛的精力或是过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是人际互动。可以通过跟人的互动,疏泄情绪、获得支持,打开心扉、增强自信;最后,如果春季情绪波动过于严重,情绪低落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或情绪亢奋持续时间超过一周,而且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就要及时就医。
编辑: | 薛晨 |
责编: | 王璟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