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统计局的消息,就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观众超5000万人次、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观人数达404万人次,多地文博单位接待观众人数创历年同期人数新高。
博物馆受捧,“文博热”升温,热门场馆常常一票难求,“为一座馆赴一座城”屡见不鲜。今年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我们试着通过一组数据来看看是什么让大家越来越爱逛博物馆。
“量大免费”的文博资源——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除了珍贵的展品,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也越来越让“闲暇时间去逛博物馆”成为相当不错的选择。据国家文物局的数据,2022年,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
这其中,90%以上的博物馆实现了免费开放。
博物院馆资源的丰富同样也体现在人均拥有量上,“十三五”期间,我国实现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目标,具体到城市,远高于全国水平的也不在少数。
数据最为亮眼的当属淄博。虽然这座小城如今因烧烤爆火,但别忘了它也是齐国故都,历史十分悠久,文物资源丰厚,以每6.36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数据遥遥领先。去年,淄博市还提出要建设“博物馆之城”,计划到2025年全市博物馆总量达到100家以上。
事实上,近年来,超过30城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目标,将博物馆建设融入城市发展。2022年,上海还发布了“大博物馆计划”,不仅涉及博物馆建设,还通过流动展览,赋能15分钟社区生活圈,让博物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来博物馆,当然是先看文物
2015年故宫博物院推出石渠宝笈特展,为一睹《清明上河图》的真容,文物爱好者在故宫狂奔,“故宫跑”一度成热词。
如今在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展柜前,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群众,不努力踮着脚挤挤都难见文物一面。
不论是清明上河图,还是典雅的四羊方尊、薄如蝉翼的素纱襌衣、“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矫健俊美的马踏飞燕、独具匠心的镶金兽首玛瑙杯……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始终是那些精美的文物。
据点评网站文博热推榜的数据,今年近半年内,用户推荐度排名前五的博物馆分别为: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而这些博物馆的馆藏,尤其是珍贵馆藏几乎都名列前茅。
打破“高冷”,博物馆与观众双向奔赴
2008年,故宫文化创意中心成立,2013年,严肃的紫禁城突然也可以是萌萌哒故宫淘宝,各种“来自故宫的礼物”一时风靡,从此各大博物馆开始了文创竞赛。文物不再冷冰冰,也能够可爱,甚至搞怪,一下子拉进了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
此外,博物馆也在试图让自己变得“触手可及”。各大博物馆通过各种渠道让自己出现在手机里,以国家博物馆为例,它的融媒矩阵包括国家博物馆APP、微信小程序、微信服务号、官方微博、官方抖音、官方快手、哔哩哔哩账号、视频号等。几乎确保了观众拿起手机,想看就看。
近些年随着科技的进步,拉进观众的方式变得原来越多样化——AR、VR、红外感应、AOA定位、3D光雕……敦煌研究院还与腾讯合力打造的“数字藏经洞”,只要打开小程序,就能近距离观赏洞窟里的壁画、彩塑和碑文,以毫米级高精度的复现,创造身临其境的沉浸体验。
人们涌进博物馆的同时,博物馆也在想尽办法拥抱观众。这种双向奔赴也加速了“博物馆热”不断升温。
编辑: | 周睿明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