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冠肺炎确诊患儿今日(3月13日)清零,新民晚报记者跟拍最后一对小兄妹出院前的4个日夜。
茜茜,1岁;童童,10岁(均为化名),是一对武汉籍小兄妹。因感染新冠肺炎,他们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负压病房里住了29天,今天终于迎来了回家的日子。
29天,连成人都可能无法忍受的漫长住院期,两个孩子并不寂寞,每一天,医生护士都会变着法子给他们送去欢乐。她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大白”妈妈。
本周一下午,新民晚报记者第一次隔着观察窗见到了这对小兄妹,茜茜正撅着小嘴吃零食。虽然只有一岁,但她似乎已懂什么叫“分别”。那天,一位小患儿出院,茜茜经过了一次“情绪波动”,难过地哭了。“一起玩的小朋友回家了是好事,你也很快就能见到爸爸妈妈了呀!”“大白”妈妈抱紧她说。
护士站就在兄妹俩的病房外,专科护士王佳丽此刻正在隔离服上努力画着“猫和老鼠”。她说,这些天,科室小伙伴都贡献过“作品”了,今天轮到她创作。“病房就那么点大,玩的花样少。每天看到我们身上的卡通画,就是孩子最期待的事。”
图说:护士王佳丽(左)正和同事在隔离服上画“猫和老鼠”。(本报道图片均由新民晚报记者陈梦泽拍摄)
周二来到病房门前,听到了茜茜的哭声。原来,护士正在为她抽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茜茜的小手一动不动,十分配合。四管血样采集完,茜茜的脸蛋也“由阴转晴”,而一旁的哥哥脸色沉了下来,轮到他了。
护士长夏爱梅说,哥哥长大了,不常哭,但每次做检查,思想工作起码做半小时。果然,一番“连哄带骗”后,哥哥抿着嘴点了点头,自己卷起了袖子。
图说:3月10日,医护人员正劝童童接受抽血。
“和不同年纪的孩子相处,方法完全不同,对大孩子一定要有耐心。”王佳丽整理完血液样本后说,他们会有认知恐惧,甚至担心自己病情加重。因此,医护人员无论是查房,还是日常陪伴都会和孩子聊聊天,让他们放松,并告诉他们很快就可以和爸爸妈妈团聚了。
周三去的时候正值饭点。茜茜正看着“大白”妈妈给她剥虾。她一手递虾给护士,一手接过剥完壳的虾放进嘴里。十多个来回后,一盘虾一扫而光。原来,这是她最喜爱的菜,已经和不同的“大白”妈妈“合作”多次。而最初也是一盘虾,化解了茜茜的恐惧,让她“粘”上“大白”妈妈,还恢复了小吃货的本色。
图说:茜茜递虾给护士。小家伙喜欢吃虾,很快一盘虾一扫而光。
周四,两个孩子的粪便检测结果出来了:阴性。至此,小兄妹完全符合出院和解除隔离的标准。传染科主任曾玫马上奔到病房前,隔着玻璃就迫不及待地将消息大声告诉兄妹俩:“明天可以出院啦!”经历了29天的相处,曾玫感慨万千。“每天盼着‘送走’他们,现在他们真的要走了,还有点舍不得!”
晚上8时,“大白”妈妈最后一次给兄妹俩洗澡,还用小脸盆泡了脚。护士张玉鸿把茜茜抱到小床上,一遍遍唱《小星星》,轻拍着哄她入睡。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好像在诉说着它漫长的等待……
兄妹俩出院,意味着上海的儿童确诊病例暂时清零。“开张”了近2个月的儿科负压病房,也迎来了治愈率100%的好消息。曾玫说,疫情还没有结束,但全体医护人员都在盼望着这里能彻底“关门大吉”。
文中小兄妹均使用化名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