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氢能源第一次成为了国家战略,并且也有了完整的规划和时间表。这份规划包含了多项高含金量的内容,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确定可再生能源制氢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规划》明确,到2025年,要形成较为完善的氢能产业发展制度政策环境,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要有大约5万辆,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每年10-20万吨,每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到2035年,要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我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其中,达到工业氢气质量标准的约1200万吨。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全球第一,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
目前,国内氢能产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全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00家,集中分布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而从产业层面看,无论是数量、规模或竞争实力,长三角均是领跑者。
战略性选择 氢能定位提升
上海市燃料电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教授易培云认为,氢能成为国家能源体系组成部分对于中国能源体系的改革具有非常大的意义,首先,会影响到产业结构,我们传统电力是以煤电、火电为主,而到2060年,我们国家要建立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70%左右的电能要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包括风电、光电和氢能源等,所以氢能源会改变我们国家的电力系统。未来氢气还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比如我们国家从石油进口国、天然气进口国,未来有可能会变成氢气出口国。
在最近发布的《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中指出,发展氢能产业,既是上海加快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抢抓绿色低碳新赛道、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重要选择。
在上月底召开的长三角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发展研讨会上还透露,新一轮氢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即将出台,或将涉及整个产业链,巩固上海氢能源汽车的全国领先地位。
事实上,在氢能布局方面,早在2006年,上海就建设了全国第一座示范运营固定站嘉定安亭加氢站。2021年,是上海氢能产业发力的关键一年。年初,上海印发《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预计到2025年全市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总量将突破1万辆,建成并投入使用各类加氢站超过70座。去年7月,上海首个氢能叉车项目在青浦工业园区启动示范运营,充气3分钟,即可工作5小时。3个月后,临港新片区开通了首条氢能源公交线路,不仅缓解了临港产业园区的高峰通勤问题,还可满足蓝湾社区居民生活出行的需求。
上海抢抓氢能“新赛道”有何考量
在易培云看来,双碳就像是双轮驱动的轮子,要驱使大家往前进。上海成立了碳交易所,氢能源的交易将来也可以在交易所进行交易,所以上海从技术、从产业链布局、从贸易交易等方面,都已经开始做了新布局。这些未来都能够引领长三角,甚至引领全国的氢能产业发展。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朱声波)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