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时间轴已进入5月,多地高校已经开学或明确开学时间,毕业生求职将进入“关键时刻”。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慢就业”的说法在社会上流传。所谓“慢就业”,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就业也不立即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旅游、支教,开阔视野,重新审视自我;或在毕业后专心复习考研;或寻找适合自己的求职方向、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慢就业”现象有别于传统的毕业即就业、升学模式。
据某求职网站发布的《2018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在2018年应届毕业生中,选择“慢就业”的比例为6.99%。
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不愿将就、不慌不忙、让求职“慢”下来的学生,数量有所增加。有舆论认为,“慢就业”或许是毕业生变相逃避就业的一种选择。
那么,大学毕业了,“慢就业”到底对不对?
上海财经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褚华认为,随着“95后”高校毕业生成为求职的主力军,“就业”已经不再只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更好成才的一种过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给予他们多元选择的可能性。
而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经晓峰看来,真正意义上的“慢就业”不等于不就业,而是给自己一个短暂的思考、缓冲的机会,思考、寻找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折射的是青年一代就业观念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应当给予理解、尊重。
不过,也需要指出,大学生应该给“慢就业”设定一个期限,如果只是以此为借口逃避就业,靠父母供养,很可能将变得越来越颓废、绝望、被动、懒惰,最终被社会淘汰。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孙悦)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