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国内钢铁总产能12亿吨,而最近两年的需求则维持在6到7亿吨。过剩的钢铁产能最终带来的是钢价的断崖式下跌。
永钢是江苏省一家民营钢企,董事长吴耀芳告诉我们,尽管提早预料到了行业的寒冬将至,“但是没想到在2015年下半年来得这么快、这么突然。那时候是全行业亏。”
螺纹钢
以常见的三级螺纹钢为例,从2011年的最高价5300元左右一吨开始下跌,"腰斩"至2015年的2000元以下,最低点出现在去年12月5日,吨钢价格触及1871元,而吨钢的平均成本则为2400元左右。
仅去年一年,全行业累计亏损超过645亿元,相当于每天都要损失近2亿元。
在此背景下,中央于去年提出供给侧改革概念,力争在未来3到5年内压缩过剩钢铁产能1亿吨到1.5亿吨。此次改革有五个要点,也就是所谓的"三去一降一补",其中,钢铁行业的去产能,被确定为首要任务。
棒材生产
而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实际上是另一个改革的替代产物,那就是需求侧改革,换句话说就是政府投资刺激。
刘胜军于2014年参加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召开的内部座谈会,探讨宏观经济,“经济不好,那是因为短期的需求不足,那么短期的需求不足就是企业和个人不愿意投资了,那怎么办?政府投资。但是我们用了8年的时间,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证明了什么?需求侧不能搞刺激,而必须要搞改革。”有测算显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产生1元GDP需要投资2元左右,而到了2015年,则需要投资超过5元才能产生同样数额的GDP。
在此背景下,国家开始从需求侧改革转向至供给侧改革。
据记者了解,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步伐落后于煤炭等行业,因为涉及到的国企数量过于庞大。就去产能来说,现阶段,具体的指标只是下达到了各个省政府,还没有具体分配到各个国有钢厂,各家仅是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按意愿自行调整。
而产能的去除和产量的下降直接带来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冗员。这也被认为是去产能过程中企业要面对的最艰难环节。举例来说,国际钢铁巨头的人均吨钢超过1000,而国内以包头钢铁为例,这个数字仅为330。
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冗员难题
虽然民营钢厂并非此次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但为了生存,永钢仍在去年自主停掉了2座高炉,并裁员2000人,节省人员成本2亿元左右。吴耀芳很无奈地告诉记者,“我们是这样做法的,叫‘用钱买太平’,因为你要是不去补偿的话,他们很有可能成为新的上访者,所以我们也是很痛苦。但是我没有犹豫过,企业只能选择生存下去”。
而“用钱买太平”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每月支付给每个分流员工4000到6000元补贴,直至真正的退休年龄。
工厂工人
供给侧改革的另一个重要途径便是央企合并,而就钢铁行业来说,便是两位龙头老大的联姻——宝钢和武汉钢铁。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宝钢提交初步整合方案至国务院,原本以为要三个月后才会批复,结果一个月内国务院就批复同意,由此可见国家的决心。未来,宝钢将逐步关闭旗下的宝钢特钢,武钢将逐步退出一部分低端钢材的生产,两家企业合二为一后,将专注于中高端钢材的生产,例如汽车板和用于变压器的取向硅钢。并且,宝钢将承担一部分武钢工人的转移安置成本。
宝钢车间
除了去产能和人员安置之外,供给侧改革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去杠杆。数据显示,中国钢铁行业的总负债约为3万亿,企业平均负债率高达70%。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也曾遇到过钢铁产能过剩和杠杆过高,当时解决的办法就是"市场出清",让市场来做决定。然而,中国的情况却与美国不尽相同。
业内人士透露,近年来,钢铁产业链的贷款已呈现出明显的两级分化。由于前几年的高利贷丑闻,大小不一的钢贸商们都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李化生在上海经营一家规模较大的钢贸企业,然而,“我们现在是一层办公楼,但是所有银行基本上都是红灯,不给抵押贷款,无论什么样的银行。甚至我们单位的一个小伙子去买车,然后说是钢贸的,办个贷款,不行”。
但另一方面,钢企的情况则好得多。
记者从一家大型股份制银行得到的钢铁行业贷款客户分类显示,共约58家钢铁企业在今年仍然可以得到一定量的新增贷款,而这份名单中几乎囊括了所有大型国有钢企,尽管整个钢铁行业中,宝钢一家企业就占到了行业整体利润的一半以上,剩余的多数是亏损。
我的钢铁网钢材事业部首席分析师汪建华认为,正是种种这些保护让我们国家的钢铁行业去产能无法像美国一样,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行政的干预是必需的。“因为这其中有很多环节,它并不是那么听从或者服从市场规律的运行。其实如果真的从这个金融上,把该去掉的这些产能的路子堵死的话,其实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是非常容易实施去产能的。”
“我们现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怎么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现在之所以出现产能和杠杆的问题,实际上因为政府过去的越位,政府为企业提供了不公平的竞争,太多的保护。我们现在提供给侧改革,应该做什么?政府把那只不该伸的手拉回来。”刘胜军如是说。
(编辑:爱华)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