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在意大利罗马,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会晤。
这已经是杨洁篪与沙利文在一年内的第三次会晤,也是时隔5个月后,双方再次见面。
时间、地点有何考量?
对于这场“罗马之约”,中美双方在同一天发布了信息。3月13日晚间,中国外交部发布声明:经中美双方商定,杨洁篪将于14日在意大利罗马同沙利文举行会晤,就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还补充道,双方从去年底开始联系此事,一直就会晤保持沟通,并根据双方日程确定了会晤时间。
白宫也于上周日在官网发布声明称,这是保持美国和中国开放沟通管道所做的持续努力的工作之一。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表示,从中美各自发布的声明来看,这是一次“计划内”的会晤,双方已为此准备许久,也是进一步落实去年两国元首视频会晤达成的一项共识,那就是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让各层级的磋商机制能够正常运转。
杨希雨进一步指出,计划之内的见面,恰好赶上了突发的地缘政治危机,也让这次会晤显示出了特殊性。正因如此,中美之间就两国关系以及当前的国际局势进行坦诚、充分的沟通,就更具紧迫性和必要性,既有助于双方减少猜疑、增强战略透明度,也有助于地区乃至全球的战略稳定。
“不过,从地点的选择来看,既不是在中国,也不是在美国,而是选择了第三方,也折射出当前中美关系的复杂和微妙”,杨希雨注意到,这是中美第二次将高级别会晤放在罗马,去年10月G20罗马峰会期间,中美外长曾在峰会间隙简短会晤约一小时。
中美如何“择宽处行、谋长久利”?
这次杨洁篪和沙利文见面,距离二人上次会晤过去了5个多月。杨希雨指出,在这近半年的时间里,中美关系的总体状态并没有发生结构性变化,仍处于50年来的低位,但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也呈现出一定的趋稳态势。
正是在那次磋商后不久,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了视频会晤。外交部副部长谢锋当时用“3421”概括了两国元首会晤的主要内容,也就是习近平主席就发展中美关系提出了“三点原则”和“四个方面的优先事项”,两国领导人达成了“两个原则共识”,习近平主席就“一个重要问题”深入做了美方工作。其中,“三点原则”指的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在杨希雨看来,这进一步反映出中方在处理两国关系时有着明确的思路和框架,这一次,中方也必然会带着“三原则”去和美方对话,重申中方的关切和主张。而反观美方,至今依然没有形成清晰、统一的对华立场,不仅两党之间吵得厉害,拜登政府在所谓的竞争、合作、对抗的“三分法”遇到操作困难后,也一时没了方向,这种战略不对称也给两国关系重回正轨造成了障碍。
“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美国面临着40年来最严峻的通胀形势,就在刚刚过去的2月,美国CPI再创历史新高,这些客观情况倒逼拜登不能肆无忌惮地同中国对抗”。
杨希雨还给出了另一组数据,从1979年中美建交并恢复贸易到2021年,两国的双边贸易额从24.51亿美元增加到了7556.45亿美元,42年累计增长超过300倍,这样的增长趋势,即使是在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对华发起贸易制裁后都未曾改变。这笔账,相信拜登政府也算得清楚,也正因如此,最近一段时间里,美方的高层官员已经不再把“对抗”挂在嘴边了。
“至于在卸掉了‘三分法’中的一条腿后,美国会如何保持它的战略平衡,处理和中国的关系还有待观察,但必须指出的是,只有双方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三原则’,择宽处行、谋长久利,才是对两国都有利的选择,让双方多受益少受损。”杨希雨说道。
大变局下如何展现大国担当?
就在中美为罗马高层会晤着手准备期间,世界局势风云突变。2月24日,俄罗斯宣布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并持续至今;3月11日,在维也纳举行的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会谈暂停;3月13日,美国驻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领事馆所在区域遭到多枚导弹袭击,伊朗宣称对此次袭击负责……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美此轮对话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根据白宫发布的声明,会面将讨论俄乌冲突对地区和全球安全的影响,这一议题也成为不少外媒关注的焦点。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双方公布会晤消息的同一天,沙利文在接受CNN采访时表示,中国不应该试图帮助俄罗斯规避制裁,并称“已告知北京,假如中国有意替俄罗斯挽回西方制裁所造成的损失,必将面临后果。”
难道美方又想重蹈覆辙,以所谓“实力地位出发”和中方进行对话?杨希雨对此指出,美方不至于傻到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两次,而之所以沙利文在出发前突然强硬喊话,原因有二,一是在回应美国国内部分“逢中必反”的民粹主义声音,另一方面,也是想先声夺人,在制裁俄罗斯的问题上向中方施压。
事实上,从白宫的声明也可以看出,比起中美关系,美方更希望重点讨论俄乌冲突。“美国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是施压中国不要向俄罗斯提供援助,另外也希望中方从中协调,推动俄乌谈判进程。”杨希雨表示。
对此,中方已多次表明立场,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4日再次回应表示,制裁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乌克兰问题上,任何抹杀中方努力、歪曲中方意图、造谣抹黑中国的虚假信息,目的都是转嫁矛盾、挑动对抗、借机渔利,这既不负责任,也不道德。
“尽管在很多问题上,中美存在分歧,但在更多领域,双方有合作的基础和共同诉求”,杨希雨指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当前敏感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更应该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展开沟通和对话,在乌克兰危机、伊核问题、半岛局势等地缘政治议题上,以及共同抗击新冠疫情、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通过合作展现大国担当,为国际社会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杨希雨强调,不能期待通过这一次会晤就能解决中美之间的所有分歧,但可以相信,在某些领域,中美的共识和互信将有所增加,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有企稳趋势的中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宋懿)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