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上午9时,上海闵行法院立案大厅诉讼服务窗口,“手语服务”的指示牌格外醒目,法官助理曹钰正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接待。面对当事人,曹钰熟练地用手语表示:“这次你们的诉讼材料都已经齐全了。根据相关规定,你们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参与诉前调解。”两位当事人面带微笑,用手语回应“非常感谢,我们愿意参与诉前调解”。
据了解,此前,曹钰就已经接触过这两位当事人。5月18日上午,在立案大厅的咨询台旁,两名当事人显得十分焦急,他们随身携带纸笔,每每想要说点什么就拿出纸笔写写画画。两人的行为引起了法官助理曹钰的注意,凭借多年前手语学习的经历,她敏感地察觉到两位当事人可能在表达方面存有困难。她主动向前,用手语询问:“你好,有什么可以帮助你们的吗?”原来,两名当事人都是听障人士,由于无法用语言沟通,一个简单的遗嘱继承纠纷让他们摸不到头脑,多次折返于公证处、派出所和法院间准备各种材料。
了解情况后,曹钰将两人引导至“手语服务”窗口,并用手语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材料,同时列明清单便于当事人对照准备。材料收齐后,经曹钰初步审查,该案事实清楚、继承人之间的身份关系较为明确,矛盾争议也不大,根据上海闵行法院案件繁简分流工作规定,本案第一时间流转至立案庭速裁团队开展诉前调解。
上午10时,上海闵行法院速裁第五法庭,李欣法官和翻译人员――从事特殊教育十多年的专业手语老师王丽洁正抓紧做着调解前的准备工作。李法官用手语询问核实到庭当事人之间的身份关系,并邀请王老师就调解过程中法律专业术语进行辅助翻译,将原、被告的意见完整反馈给法官。手语在当事人和法官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整个庭审过程有条不紊,既庄严肃穆,又充满了温情,彰显了司法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诉讼服务的温度。案件当场调解结案。调解结束后,两名原告当事人用手语连连表示感谢。
一场特殊的调解,在为当事人顺利“解题”的同时,也给调解法官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李欣法官笑着表示,对自己在此次调解中的手语运用表现总体感觉满意,这得益于她此前参加的三堂手语培训课打下的“底子”,以及调解前的临时“突击”准备。李欣法官深有感触地说,多学一门技能在身,就能为市民群众带来更多便利——此前,她也有过审理听障人士离婚案件的经历,因为未学习过手语知识,双方只能靠“纸来笔往”写字的方式进行交流,耗时麻烦不说,还容易产生歧义。
据了解,听障人士的诉讼沟通需求能够在这一案件中得到高效解决,得益于上海法院与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之“2021年度上海法院手语培训项目”。该项目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与上海市残联共同对全市诉讼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国家通用诉讼服务手语培训。此次手语培训被纳入法院整体教育培训计划,内容主要包括手语基础知识、数字、人称指代以及相邻纠纷、继承纠纷、离婚纠纷等法律高频词汇和短句培训。自5月14日以来,诉讼服务手语培训工作率先在闵行等三家基层法院开展,对法院立案庭干警开展手语培训,旨在满足听障人士诉讼沟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服务“沉默的少数”。
本案的主审法官李欣在调解中的自如表达,正是得益于此次手语培训,而在窗口工作的法官助理曹钰在数年前通过自学考取初级手语翻译证书后,又在本次培训中进行了“回炉再造”。
上海闵行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朱妙表示:立案庭法官学习手语、运用手语,体现了为民司法的温度,也彰显了公正司法的责任。诉讼服务不仅要面向普通百姓,也要关注特殊群体。上海闵行法院积极组织立案庭干警学习手语,让公平正义之声传入无声世界,是践行司法为民理念、不断完善便民利民举措的重要体现。今后,上海闵行法院会一如既往地秉持法律公平正义,创新方式方法,完善诉讼服务接待,不忘为民初心,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供稿:上海闵行法院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帼霞 冯家琳)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