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让世人了解了“修昔底德陷阱”,其主要含义就是: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冲突矛盾不可避免。
若世界深以为然,国与国之间将冲突不断。因此,用长远眼光来修正旧理念,让其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迫在眉睫。
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美时表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习主席的一番话,醍醐灌顶般地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017年4月,海湖庄园,习主席与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会晤,将“合作”定为未来中美关系的主基调。
2017年11月,特朗普将开启任内首次访华之旅。
今年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第三十八个年头。在两国关系即将迈入“不惑”之际,双方会划定怎样的发展方向?又该如何实现合作共赢?
看看新闻Knews•环球交叉点,专访世界顶级智库和高校的中外专家,请他们分享见解。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经义采访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副总裁包道格先生
看看新闻Knews:目前的中美关系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副总裁,被誉为“中国通”的包道格先生认为,对于中美关系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的态度,但也不要乐观到认为,两国关系会突然有一个重大的突破,或者有什么“不可思议”的结果。中美之间,无论是外交、安全还是经济领域,一直都是有竞争,也有合作。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也认为,中美之间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在有些领域合作大于分歧,比如说经贸问题。在安全领域,中美则是分歧大于合作;比如,在反恐、打击海盗等方面存在合作,但在南海、台湾问题、美对华的海空侦查等问题上,则有明显“温差”。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要确保合作大于分歧和竞争;其次,在模棱两可的地带,不能因为某些具体问题处理不好,而让中美倒向“对抗”。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正在接受采访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中心副研究员邵育群,则借用习主席的表述来解读中国关系:中美现在实际上就是新型大国关系。在官方层面上,从首脑到各个层级的政府间交流都非常频繁。其次,民间交往也日益密切。最后,两国在全球治理和部分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也非常重要。所以,中美之间的交流其实就是在“探索一种新型大国关系”。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曼宁认为,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是重点。特朗普政府缺乏具体的对华政策,导致理解目前的中美关系比较困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双方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建立一个更动态的经贸关系,让美国的公司能够“舒适地”和中国接触,那么,中美间就会有更加坚实的合作基础。
看看新闻Knews:美国对中国仍有不少忧虑,甚至有些人习惯性地对中国产生战略猜疑。美国社会究竟如何看待中国崛起,是否心存疑虑?中美之间未来存在哪些合作与竞争?
吴心伯:美国社会对于中国崛起的担忧是多方面的。 在经济上,中国崛起虽然也给美国带来机会,但也让其更多地感受到挑战和压力。随着中国产业升级和技术提升,中美间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在国际和地区规则制定上,美国越来越担心中国要“另起炉灶”,要搞一套新机制,挑战美国的主导地位。在亚太盟友方面,美国担心自己的盟友在经济上越来越依靠中国,而削弱同美国的同盟体系。最后,在军事上,随着中国军力提升,美国担心其在西太平洋的军事行动受到中方制约。
邵育群:美国社会的精英阶层对于中国崛起的担忧是真实存在的。从传统西方政治理论来看,他们认为,大国之间难逃修“昔底德陷阱”。此外,中美政治制度不同,担心中国会挑战美国一手创造的国际体系。最后,美国认为中国综合实力日益强大,会影响日本和韩国等周边国家,最终和美国的利益发生冲突。
曼宁:美国人的担忧主要在工业政策和技术创新方面。不少美国科技公司,对中国工业政策和人工智能发展策略深感忧虑,觉得在中国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当然,大家理解中国政府对自己国家科技和创新的承诺,每个国家都会支持自己的科技产业,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中国的这些产业政策,可能让美国社会对中国在美投资越来越没信心,并持怀疑态度。也许,中美之间可以签订一些双边投资条约来确保“互惠”,以减少相互怀疑。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曼宁
看看新闻Knews:中美两国关系应该遵守怎样的相处之道,以促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主任李成:美国社会已经变了,包括政治环境、思考方式,以及对中国的看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无论如何,西方对中国仍然有很多误解。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时而会有一些批评中国的措辞,但这些批评是带着尊重的口吻。两国相处的关键,是要建立起友谊的“基础”,让两国人民、商界、企业集团、华尔街等,看到两国交往的好处。虽然暂时无法改变美国国会和媒体的某些固有偏见,但一旦人们看到两国交往带来的实际好处,看到中美利益是“绑定”在一起的,双方就不容易为了一些小事情而陷入冲突。
邵育群:中美双方已经在政府、社会、工商界等多个层面做一些积极的探索,双方关系发展得非常快。未来,中美两国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媒体间的交流可以做得更多。双方都应该要有“同理心”,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思考。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洲中心副研究员邵育群
吴心伯:中美要坚持相互尊重、互利互惠的原则。美国过去一贯用一种“霸主”的眼光来看待其他国家,不能平等地看待他国,但中国则强调相互尊重。另外,国家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味地只追求自身的利益。只要能够本着相互尊重、互利互惠的态度来处理,中美之间的务实合作是可以不断前进的,并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起新型大国关系。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张经义 章一叶 王涛峰 编辑:施荔)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