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私自熏制腊制品?近日,四川巴中市通江县、南江县发布通告称,城区禁止私自熏制腊制品,熏制腊肉、腊肠等需送到指定的集中熏制点。其中,通江县一家指定集中熏制点还注明,仅熏制“限于在该公司购买的肉制品”,遭多方质疑。
针对网络上热议的问题,23日,通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回应称,此前发布的通告规定存在工作失误,特此致歉。该局在相关情况说明中称,利用焚烧新鲜柏树枝产生的烟雾熏制腊肉成为熏制的主要方式,产生的烟尘严重影响环境空气质量。为改善提升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消除安全隐患,特设置腊制品集中熏制点。熏制点位于熏制管控区域外,均配置喷淋、过滤等相关环保设备,收取成本费用。该熏制点设五个便民揽收点。
另外,有关巴山牧业熏制点,原通告中“熏制限于在该公司购买的肉制品”的表述反映出该局把关不严、工作存在失误。经与企业协商,该熏制点同步面向社会开放。
南江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则表示,该县熏制点建有专门的熏房,也购买了相应的环保设备,加工费则依据市场行情来定。目前县里相关领导还在开会研究,后续叫停或继续实施此前通告规定的具体方案,会向公众公布,这次并非该县首次实施这类规定。
该局工作人员称,之前有过在城区范围内熏制腊肉导致火灾的案例,如果大家都效仿在城区私自熏制,空气质量也会下降,还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在通江县和南江县的回应中,当地均称出台该规定是为了应对大气污染防治。
据巴中市环保部门消息,今年10月,因腊肉熏制频发高发等导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履职不到位,当地4个街道办主要负责人被集中约谈,相关责任人被全区通报。而通江县、南江县相关干部也因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认识不到位、露天焚烧管控不到位等被追究责任。
另据巴中市生态环境局监测数据,近一个月来,当地空气质量等级多为良至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10或PM2.5。
烟熏腊肉流行于我国川渝地区,是一种地道的传统佳肴,历史悠久,也是春节仪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一纸禁令突然下发,人们心头自然有不少疑问,与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等相比,熏制腊肉带来的空气污染究竟有多大?集中熏制对于防治大气污染又能起到多少作用?对此,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表示,PM2.5的来源有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以及生活领域的餐饮油烟等。餐饮油烟中包括露天烧烤、熏制腊肉等排放的油烟污染。从对北京和西南地区一些城市的监测来看,在PM2.5的来源解析里,餐饮油烟占到了10%左右,像南方的一些城市,餐饮业比较发达的地方相对多一点,但是通常也不超过10%。而熏制腊肉又是餐饮油烟中的一小部分,一般来说只占1%至2%。
私自熏制腊肉污染环境,那么集中熏制就不污染了吗?记者注意到,四川通江县公开的两处熏制点,一处是新修建的,内部设施还在完善。而根据一些熏制点负责人的说法,工厂只不过是离城区远了些,也没有说明工厂采用了什么技术可以减少污染。
舆论指出,如此一来,“熏肉禁令”其施政目的只是使城区的大气指标符合规定,而没有真正减少排放。
防治大气污染,一条原则始终是控制源头,控制总量。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第二条规定,防治大气污染,应当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源头治理。第三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或者逐步削减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颇为耐人寻味的是,通江县在通告中所引的《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并未就“私熏腊肉”作出相关规定。居民熏制腊肉既不属于该条例第45条规定的“焚烧秸秆、树叶、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的行为”,亦不属于“在住宅区内从事产生废气、废水、废渣的经营活动”。南江县在其通告中所称“凡未在指定地点熏制腌腊制品的行为,拒不改正者,将处以500至2000元罚款”是否合规、合法,同样备受质疑。
事实上,此前,多地曾推出过类似腊制品集中熏制点。重庆市涪陵区生态环境局于2022年11月发布通知,决定在当地3个街道设置5个集中熏制服务点,向市民开放。服务点配置5套无烟环保熏制机。据称,该无烟熏制设备一次可熏制700至800斤,烟尘净化效率高达95%以上,熏制出来的香肠和腊肉口味与传统熏制口味一致。不过,该服务主打“惠民牌”,收费低于市场价格。四川乐山还推出免费熏制服务,广安专门针对部分熏制点开通免费直通车,解决市民交通问题,但并未强制禁止“私熏”。此次,通江县和南江县惹争议的一点在于“禁止私自熏制”。此前有关“禁止露天烧烤、烧秸秆污染环境”等,部分地区以环保为由推出的“禁令”也因其强制性,以及未能充分合理地说明理由,引发了诸多争议。
“公共政策必须讲究合理性与合法性,以环保为由禁止私自熏肉,难以令人信服。”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看来,当地如果真尊重传统就不会逼迫群众到集中熏制点熏制,就不能“一刀切”。
马亮表示,我国各地有不少地方民俗和文化习惯,像熏制腊肉习俗,形成的时间比较久,甚至成为地方特色,这些习俗跟现代生活方式及生态环境保护可能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移风易俗切不可粗暴改造和“一刀切”,需要平衡好传统习俗和现代治理的关系。即便要改造,也要切合实际,倾听群众的需求,同时要为群众提供适应新政策的缓冲期,做好政策的宣导和引导。方式上,要注意“疏堵结合”,即,一方面去规范需要纠偏的行为,另一方面也要提供一些合理的疏解渠道,让群众真正感受到便利实惠。
(看看新闻Knews编辑:崔信淑 翟静 阮丽)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